丰山迤逦来何许,山下一潭广且深。
中有五龙能作雨,旱时三日洒为霖。
当年驻跸多神贶,昭□祠宫出帝心。
宸笔奎文光汉碣,共传柏子是桑林。

【注释】

柏子:一种树的果实,可入药。

丰山:在今陕西西安西南,为终南山支脉之一。迤逦:弯曲延伸的样子。

何许:何处。

广且深:广阔而深远。

旱时:干旱时期。

驻跸(bì):帝王临时居住。

桑林:地名,汉宣帝庙所在。

宸笔奎文:皇帝的笔墨,象征皇帝的权力。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诗写丰山之柏子树,言其能降甘霖以济旱灾。

首句“丰山迤逦来何许?山下一潭广且深。”描写了丰山的蜿蜒曲折,以及山下的一潭水宽广深邃的景象。这里的“丰”字,既指丰山,又暗含丰富、富饶的意思;“逶迤”,则形容山势的曲折连绵;“迤逦来”则形象地描绘出了山路的起伏变化。“何许”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丰山地理位置的好奇和向往,又暗示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二句“中有五龙能作雨,旱时三日洒为霖。”则是将丰山上的柏子树比喻为五龙,它们能够呼风唤雨,帮助人们解决旱灾问题。这句诗通过对五龙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

第三句“当年驻跸多神贶,昭□祠宫出帝心。”回忆了当年皇帝在此驻跸(即行宫)期间所受到的神灵保佑。这一句中的“驻跸”一词,指的是皇帝到某处暂住的意思;而“多神贶”则是表示皇帝得到了许多神灵的庇护和祝福。同时,这里还提到了“昭□祠”,这是古代祭祀神灵的地方,诗人通过描述皇帝在此地受到神灵庇佑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密切联系。

第四句“宸(chén )笔奎文光汉碣,共传柏子是桑林。”则是将柏子树比作桑林,寓意着它如同汉朝皇帝的威名一样,被人们传颂。这里的“宸笔奎文”是指帝王的笔墨,象征着皇帝的权力和威严;而“光汉碣”则表示这些文字记录了柏子树的故事和价值。诗人通过对柏子树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丰山的描写,以及柏子树的象征意义,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