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代赖君持汉典,豸冠绣服一南巡。
扬帆江上鲸鲵远,揽辔山中花木春。
共道皇情徵草莽,谁能物色出风尘。
从来楚璞应难辩,莫讶荆人识未真。
巡江周监察及溪按滁志喜昭代赖君持汉典,豸冠绣服一南巡
[1^] 《巡江周监察及溪按滁志喜·其二》是明朝黄廷用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皇帝巡视江南的欣慰之情和对国家安定繁荣的美好祝愿。
译文:
在这昭代盛世,皇帝您手持汉法典,南巡江山如画卷。
扬帆远航江上,鲸鲵远遁,山中花木春意盎然。
共道皇心关怀草莽,谁能洞察风尘未定?
从来楚璞难辩清真,荆人亦识真情。
注释:
- 昭代:指明王朝,昭代是指光明昌盛的时代。
- 持汉典:持守汉朝的典章制度,即维护国家法制和秩序。
- 豸冠:古代官帽的一种,象征官员身份。
- 绣服:华丽的礼服。
- 南巡:皇帝到南方巡视。
- 鲸鲵:比喻邪恶之人或势力。
- 揽辔:握着马缰绳。这里比喻掌握国家大权。
- 山中花木春:山上的花木在春天里欣欣向荣。
- 皇情:皇帝的心意或情感。
- 物色:识别、分辨。
- 楚璞:楚国的宝玉,比喻真诚的人。
- 荆人:指楚国人,此处以楚国自比。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皇帝南巡的场景,展现了国家的太平盛世和皇帝治理有方的形象。首句“昭代赖君持汉典”强调了皇帝的权威和责任,表明在这个时代,国家得到了有效的治理。次句“豸冠绣服一南巡”则具体描绘了皇帝的尊贵与威严。第三句“扬帆江上鲸鲵远”,通过描绘江上行船的情景,暗示了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的安宁。最后一句“揽辔山中花木春”,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