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是汉家女,出塞本无期。
淡妆亦宫样,谁知妒娥眉。
贵赂不贵尽,杀之竟何追。
以兹增愤激,誓死报恩私。
解析及赏析
1. 第一句:“妾是汉家女,出塞本无期。”
- 解释:这句子表明了王昭君的身份背景和她所处的环境——她是一位来自汉朝的公主,而她的出塞(远嫁到边疆)并非出于自愿。这里的“无期”强调了她命运的被动性和不确定性。
- 关键词:汉家女 - 表示王昭君的出身背景和身份;出塞 - 描述她远离家乡、进入边关的生活状态;无期 - 指出她的处境的不确定和被迫性。
2. 第二句:“淡妆亦宫样,谁知妒娥眉。”
- 解释:这句话进一步描绘了王昭君的美丽及其所引起的嫉妒。虽然她以淡妆示人,但依然保持着宫中女子的优雅与端庄,却因此遭受嫉妒。
- 关键词:淡妆 - 形容她的朴素妆容;宫样 - 指她保持的宫廷女性的仪态;妒娥眉 - 描述了其他女性对她美貌的嫉妒。
3. 第三句:“贵赂不贵尽,杀之竟何追。”
- 解释:此句表达了对王昭君悲剧结局的同情,认为她的死亡并非因为受到过度的财富诱惑,而是由于其他原因,这些原因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可能难以理解。
- 关键词:贵赂 - 指财富或贿赂;不贵尽 - 暗示了财富的追求并未达到极端;杀之 — 暗示了非正常死亡的原因;何追 - 表达对无法挽回这一结果的遗憾和无奈。
4. 第四句:“以兹增愤激,誓死报恩私。”
- 解释:最后一句表达了王昭君面对困境时的决心和决心报答自己的恩情。她感到愤怒并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来回应那些对她不公的行为。
- 关键词:以兹 - 指由于前面的情况;增愤激 - 加深愤怒;誓死报恩私 - 表示为了个人的道德信仰而决定牺牲生命。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示了王昭君从高贵到被迫远嫁的悲惨遭遇,以及她面对命运时的坚强和反抗。诗中的情感层次丰富,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王昭君的内心世界和她对命运的抗争。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妇女地位和命运的看法,以及这种看法如何影响到王昭君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