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忽已二,旅邸又清明。
草绿离离色,莺啼处处声。
无穷游子意,莫展上邱情。
回首梅花邈,乱云空自横。

【注释】

①三春:指一年中的三个春季。忽已二:忽然已是清明时节。旅邸:旅馆。②离离:繁茂的样子。③上邱:指故里、家乡,上文“莫展上邱情”即不要向故乡展示自己的哀伤之情。④邈(miǎo):远远地,这里指遥远地。⑤乱云:指纷乱的云。

【赏析】

《清明》是唐代诗人杜牧于唐文宗开成三年(公元838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清明时节的景色和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写得情景交融,凄婉动人。

全诗四句一气呵成,首句点明时令;次句点明地点;第三句承次句,写所见之景;最后一句以景结情,抒发感慨。

前两句“三春忽已二,旅邸又清明”交代了清明时节和诗人的所在地。清明时节,正值仲春二月,万物复苏之时,百花盛开的季节。此时诗人正身在他乡,远离亲人故土,客居他地,所以一到清明便倍感思乡之情。后两句“草绿离离色,莺啼处处声”描绘了作者在清明时节看到的景象:满眼都是绿油油的草地,到处都能听到黄莺的歌声。这景象勾起了作者对故乡的无限思念。

第三联“无穷游子意,莫展上邱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游子身在异乡,无法与家人一起扫墓祭祖,只能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这句也暗含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深祝福和祈愿。

尾联“回首梅花邈,乱云空自横”,则是诗人在面对自然景物时的感慨。诗人抬头看到天空中漂浮着一些乱云,不禁想起了远方的故乡。此时,诗人的心情变得愈发沉重,因为他知道,自己与故乡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诗人通过对清明时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在异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也让读者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