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四望渺无边,不见青山只见天。
满道蒙茸惟野草,沿涯洼湿少腴田。
又逢刁斗声方急,何怪徵输苦不前。
谁为绘图呈魏阙,穷阎赖得计安全。

【注释】

安乡道: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北。道中:指安乡道路的中间。平原四望:四周都是平坦的原野,视野广阔。渺无边:辽阔无边无际。不见青山只见天:看不到远处的青山,只看到天空。满道:满路、一路上。蒙茸:形容草长得很茂密。只有野草,没有庄稼。沿涯:沿着河岸。洼湿:积水潮湿。少腴田:很少有肥沃的田地。刁斗声方急:军行匆匆,鸣着铜器的声音不断。何怪征输苦不前:为什么征粮运输这么辛苦呢?征输:征收运送。苦不前:非常辛苦而难以前行。谁为:谁能够。绘图呈魏阙:把图画献给朝廷。魏阙:指京城洛阳,即魏宫。穷阎:穷人的住所,这里指老百姓住的低矮的房屋。赖得:才能够。安全:平安无事。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农民疾苦的诗。首句写诗人行走在路上,放眼望去,原野一片苍茫,看不到山丘,只能看见天空,这是多么令人沮丧的景象啊!“不见青山只见天”一句,既写出了诗人的所见,又暗示了所思——他想到了家乡的青山,想到那曾经给他带来无限欢乐的故乡。第二句紧承上句,进一步写诗人对家乡山川的眷恋。“满路”二字,不仅点明了诗人行进的道路是一条大道,而且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心情的沉重。诗人在大道上行走着,满目所见,除了草木茂盛的原野,再也见不到一星半点的绿色,只有泥土和水洼中的杂草,显得那么贫瘠,那么凄凉。这就更加重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之情。

第三句,诗人的视线从田野转到河道,描写了沿途所见的农田。满路是草丛,没有庄稼。诗人用了一个“惟”字,强调了田野的荒凉,更突出了他内心的悲凉之感。第四句,写途中遇到的军卒们匆匆忙忙的样子,鸣着铜器的声音不断。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心中无尽的忧伤与无奈。

最后两句,诗人突然笔锋一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谁为绘图呈魏阙,穷阎赖得计安全。”诗人认为,如果能够有人绘制出一幅图来献给朝廷,让皇帝知道老百姓的苦难,那么国家就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人民的负担。诗人希望朝廷能体察百姓的痛苦,给予他们应有的保护和支持。

这首诗虽然只是短短的四句,但诗人却通过对大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家乡山川的思念之情,对农民疾苦的同情之心,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之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很大的启示和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