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寒两度到柴门,三五儿童坐竹根。
门外垂杨堪系马,田边比屋自成村。
篱笆不碍闲云入,樵侣时同野鹤浑。
却笑去来车马客,他乡逐逐过朝昏。

注释:

迎送阮抚两至白沙村:接待和送别阮籍(字士龙,号中郎)两次来到白沙村。

冲寒两度到柴门:冒着寒冷,两次来到柴门。

三五儿童坐竹根:三五个孩子坐在竹子的根部。

门外垂杨堪系马:门外有杨树可以拴马。

田边比屋自成村:田间的房屋很多,都是自成一户的。

篱笆不碍闲云入:篱笆不会妨碍游子自由出入。

樵侣时同野鹤浑:樵夫和野鸽混在一起,仿佛是一体。

却笑去来车马客:却嘲笑那些匆匆忙忙来来往往的车马客。

他乡逐逐过朝昏:他们追逐名利,像在追逐早晨傍晚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作者送的是诗人的朋友阮籍。阮籍,字士龙,号中郎,三国时魏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县)人,竹林七贤之一。这首诗描写诗人送友人离开家乡,到外地做官,表现对朋友的关切之情。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押平声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首句“迎送阮抚两至白沙村”开门见山,直接点出送别的地点是白沙村。次句“冲寒两度到柴门”写诗人和朋友一起冒着严寒来到这里,可见他们的关系之亲密。第三、第四句写景,“三五儿童坐竹根”,门前垂杨可系马,田间的房屋很多。这些景物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图。最后两句写人物,“篱笆不碍闲云入”,樵夫和野鸽混在一起,仿佛是一体。“却笑去来车马客”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写出了对车马客的讥讽,表达了诗人对他们追逐名利、虚度年华的不满情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