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指别期秋又秋,秋声乍觉念悠悠。
一缄消息澄江渺,三楚云霞碧汉修。
圃里荔阴群鸟语,亭前风袅几人游。
我心久欲充园长,三尺葵蓑不外求。

诗作《刘浣玉》赏析

注释

  1. 忽指别期秋又秋:突然提到即将到来的离别,秋天又一次到来。
  2. 秋声乍觉念悠悠:秋天的声音让思念更加深长。
  3. 一缄消息澄江渺:一封信件在清澈的江水中显得模糊不清。
  4. 三楚云霞碧汉修:楚国天空中的云彩和阳光交织成美丽的景象。
  5. 圃里荔阴群鸟语:园子里荔枝树荫下,群鸟欢快地歌唱。
  6. 亭前风袅几人游:亭台前面微风吹拂,有几人在游玩。
  7. 我心久欲充园长:我一直渴望担任园长的职务。
  8. 三尺葵蓑不外求:用一把竹制的蓑衣就能满足,不求其他多余的东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刘浣玉的内心世界。她对即将离别的秋天感到深深的思念,这种情感在每一个季节中都被反复强调。特别是秋天的来临,不仅带来了凉爽,也带来了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

诗中“一缄消息澄江渺”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远方亲人的牵挂。通过信函的形式传达信息,却在清澈的江水中变得模糊,象征着距离的遥远和信息的不确定性。这不仅仅是物理上的传递困难,更是情感上的一种隔阂和无力感。

“三楚云霞碧汉修”,则展示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云霞和日光共同构建了一个美丽而宁静的画面,反映出刘浣玉心境的平和与超然。

最后两句,“我心久欲充园长,三尺葵蓑不外求”,透露出她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追求的淡泊。她希望拥有的,只是一把简单的竹制蓑衣和园中的宁静生活。这种态度展现了她内心的丰富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理解。

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描述,更是一种对生活哲学的思考和表达。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对离别的感伤、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刘浣玉的形象生动鲜明,让人感受到她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