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落频年叹寄居,故园松菊梦撩予。
飞来锦字云边雁,传到阳春雪里书。
碧草乍惊辞野谷,寒梅却赖有池蕖。
天涯无限登楼意,日倚疏篱望太虚。
【解析】
本诗是一首寄情于景的抒情小令。首句“历落频年叹寄居”,写诗人长期羁旅他乡,心情郁郁寡欢。颔联“故园松菊梦撩予”,“松菊”指隐居生活,寄托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颈联“碧草乍惊辞野谷”,“乍惊”形容草色突然变绿,触动诗人思归的情绪;“寒梅却赖有池蕖”则表明梅花在严寒中傲立雪中,借以抒发诗人不畏艰苦、乐观向上的情怀。尾联“天涯无限登楼意”,表达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答案】
和韵(其一)
历落频年叹寄居,故园松菊梦撩予。
飞来锦字云边雁,传到阳春雪里书。
碧草乍惊辞野谷,寒梅却赖有池蕖。
天涯无限登楼意,日倚疏篱望太虚。
译文:
我漂泊多年,常常感叹自己的流离他乡,心中充满了愁绪。
故乡里的松树和菊花让我神往,它们让我心旷神怡。
从天边的飞鸟那里传来了书信,那是春天的使者,带来了我的思念。
草刚刚发芽时,就让人想起了故乡的田野,梅花盛开的时候,就让人想起了池塘中的荷花。
虽然身在天涯海角,但是我总是登上高楼眺望远方,希望能够看到家乡的方向。
赏析:
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当时作者正在黄州任知州期间。诗人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得罪朝廷而被贬到黄州,心情郁郁寡欢,于是写下了这首《和韵》。
首句“历落频年叹寄居”,写作者长期流放他乡,心情郁闷,感慨万千。次句“故园松菊梦撩予”,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第三句“飞来锦字云边雁,传到阳春雪里书”,通过描写鸿雁传递消息这一自然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第四句“碧草乍惊辞野谷”,用草的变化暗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第五句“寒梅却赖有池蕖”,用寒梅来比喻自己,表达了诗人不畏艰苦、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最后一句“天涯无限登楼意”,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