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巍峨耸虚昂,俯瞰千峰四面降。
星逗楼前光焰焰,塔浮川畔影双双。
看风成色因凭树,听月有声为映江。
渺渺烟波何处岸,观空即是定幡幢。
【解析】
此诗为送别诗,“态侄”即诗人的侄子。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以楼观江景抒发了对友人的眷恋之情以及仕途坎坷的感慨。
(1)
“高阁巍峨耸虚昂”,首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是阅江楼。这一句写阅江楼的高大和雄伟。
(2)
“俯瞰千峰四面降:”写站在楼上远眺四周。这里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出山峦叠嶂,云雾缭绕之状,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登楼所见的壮丽景色。
(3)
“星逗楼前光焰焰”,“星”指星星,这里比喻楼前的灯光闪烁。这句写出了夜晚观楼时的光影效果。
(4)
“塔浮川畔影双双”,两句写楼前的古塔映在江水里的影子。
(5)
“看风成色因凭树,听月有声为映江”,写诗人因风而产生联想,因月而有所感发。
(6)
“渺渺烟波何处岸,观空即是定幡幢”,写江上的烟波浩渺,令人心旷神怡,但诗人却觉得“看空”才是最高的境界。
【答案】
译文:我侄子携酒登上阅江楼。高耸入云,矗立在江边。从楼上眺望,四围的山峰都仿佛俯伏下来。楼前的塔影倒映在江面中,像双双影影。看风,便觉得有千姿百态;听月亮,便觉得有万种声响。烟波浩渺,无边无际,不知道江岸在哪里。只有超然物外,才能达到“观空”的境界。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送别侄子时登高临远的所见所感。首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是阅江楼,次句写楼的高耸雄伟。三、四句写楼观江景。五、六句写楼前塔影倒映在江面中的景象。七、八句写观风听月的感受,最后两句写观空即登高远望的感受。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侄子的依依难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