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有遗庙,幽枕碧江浔。
偶此白云谒,犹钦黄石心。
椒浆秋一奠,松子我将寻。
明月下孤棹,苍苍杨柳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丹徒留侯庙一首:“丹徒”指的是古代丹阳县,这里指代了丹阳这个地方。“留侯”是指张良,他被封为留侯,因此被称为张留侯。“庙”是指祠堂或者庙宇。“丹徒留侯庙”就是指在丹阳县建立的张良庙。
- 留侯有遗庙,幽枕碧江浔:“留侯”在这里指的是张良,“遗庙”是指张良的墓地或者祠堂。“幽枕碧江浔”形容墓地或祠堂的位置非常隐秘,靠近江边。“浔”是一种地名,这里可能是丹阳的一个地名。
- 偶此白云谒,犹钦黄石心:“偶此”是指偶然遇到的意思。“白云”是指白色的云彩。“谒”是指拜见。“黄石心”可能是指张良的一颗心,也可能是指一种象征性的物品,比如黄石,或者是张良的一种精神象征。
- 椒浆秋一奠,松子我将寻:“椒浆”是一种用花椒煮成的酒,也叫做椒盐。“秋一奠”是指秋天的一次祭祀。“松子”是指松树的种子,也可以用来比喻长寿或者坚韧不拔的品质。“寻”是指寻找,也可能是动词“寻访”。
- 明月下孤棹,苍苍杨柳阴:“明月”是指明亮的月光。“孤棹”是指孤独的船桨。“苍苍”是形容词,意思是苍翠茂盛的样子。“杨柳阴”是指杨柳树的影子,也代表着春天的气息。
-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景色的诗,通过对丹阳留侯庙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历史感的画面。诗中的“白云”、“黄石”、“椒浆”、“松子”、“明月”等关键词都带有浓厚的意象色彩,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夜晚,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变迁。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