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麓转秋清,花村间岭成。
遥寻赤山奥,言就白云生。
霞塔留吴殿,烟墟辨越城。
人间不贵宝,何用夜珠名。
【注释】
- 泊舟支硎经灵岩游赤山夜珠坞二首:这是两首诗,每首五句,共十句。
- 林麓转秋清:林中的树木,山中的草木,都显得格外清爽宜人;秋天的山林里,一片寂静,万籁俱寂。
- 花村间岭成:在花村里,可以看到一座座山峰;在花村和山峰之间,有一道道小溪,流过村庄和山岭。
- 遥寻赤山奥:远远地寻找赤山的深处;“远”字,表达了诗人对赤山深深的向往之情。
- 言就白云生:说那白云就在赤山的深处生成;“言”字,表达了诗人对赤山深深的喜爱之情。
- 霞塔留吴殿:霞光照耀下的寺庙,就像吴国的宫殿一般辉煌;“霞塔”,指夕阳下的寺庙、塔楼等建筑物。
- 烟墟辨越城:烟雾缭绕的遗址,仿佛是越国的城市;“烟墟”,指被烟雾笼罩的遗迹、废墟等。
- 人间不贵宝:人世间不看重宝物;“人世”,指的是人间世界、社会。
- 何用夜珠名:为什么还要把夜明珠当作宝贝呢?“夜珠”,即夜明珠,一种珍贵的宝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历赤山时所作的两首诗的节选。全诗通过对赤山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然、远离尘世的高尚情操。
首联“林麓转秋清,花村间岭成。”描述了林中的树木、山中的草木,都显得格外清爽宜人;秋天的山林里,一片寂静,万籁俱寂。这两句诗通过对林中景物的描述,营造出一个宁静、美好的自然环境,为下文对赤色的描写做好了铺垫。
颔联“遥寻赤山奥,言就白云生。”则转向了对赤山深处的描绘。这里,诗人运用了“遥寻”、“言就”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赤山深深的向往之情。同时,“言就白云生”也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赤山的喜爱之情。
颈联“霞塔留吴殿”,诗人将霞光照耀下的寺庙比作吴国的宫殿一般辉煌,展现了赤山之美。而尾联“烟墟辨越城”则通过烟雾缭绕的遗址,仿佛是越国的城市,进一步突出了赤山的美丽与神秘。
整首诗通过对赤山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然、远离尘世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