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庐僻搆绝红尘,桂月松云作比邻。
四序尽为栖峤日,一年长是看花辰。
家留黄雁同虞国,门对青山似许询。
何事琐台金马客,萧条翻学卧龙人。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清庐僻搆绝红尘,桂月松云作比邻。”
- “清庐”指的是简朴的居所。
- “僻搆”表示建造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即偏僻之地。
- “绝红尘”意味着远离尘嚣,不与世俗接触。
- “桂月”指桂花树下的月光,常在秋季出现。
- “松云”指松树和云雾,常被用来象征高洁或仙境。
- 整句表达了诗人居住在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象。
- “四序尽为栖峤日,一年长是看花辰。”
- “四序”指四季变换。
- “栖峤日”形容一年四季都如栖息在山中的日子。
- “看花辰”则暗示着春天,因为通常花期在春季。
- 这里描绘了一年四季都适宜居住,且常有赏花之乐的情景。
- “家留黄雁同虞国,门对青山似许询。”
- “黄雁”指的是信鸽,古代用以传递书信。
- “虞国”可能是指某个地名或代指某种文化背景。
- “门对青山”形容家门前的景色,青山环绕。
- “许询”可能是某人的名字,此处借用以形容环境之美。
- 整句表达的是家中常有信鸽来往,门前有美丽的山景相伴,生活充满了宁静与美好。
- “何事琐台金马客,萧条翻学卧龙人。”
- “琐台”指小巧精致的平台或建筑。
- “金马客”可能暗指富贵或权贵之人。
- “卧龙人”指诸葛亮,历史上著名的智者和政治家。
- 整句通过对比,表达了那些追求名利的人最终可能不如隐逸之士来得充实与自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生活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清庐僻搆绝红尘”形象地勾勒出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居所,而“四序尽为栖峤日,一年长是看花辰”则展现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年四季都有美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活动。此外,诗中的比喻和典故也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通过对不同人物(如黄雁、虞国、许询等)的描述,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欲望的精神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珍视。最后一句“何事琐台金马客,萧条翻学卧龙人”,则是对世俗名利的追求者的讽刺,强调了超脱物欲、追求精神自由的重要性。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风光图,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界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