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壤观南教,宣风动古声。
旭星临国政,明电秉王成。
拔□惩强族,持苇煦赤婴。
邓攸惟饮水,汲黯不求名。
缉扰欢谣起,蠲苛美化清。
瑞凰辉见集,惠露湛其零。
近下陈公榻,常攀谢子琼。
好贤安罄折,咨理乐挥盈。
吴苑方渐泽,旴江遽改征。
德花离郡早,廉石在舟轻。
治以循良贵,劳宜秩爵旌。
兰荪留不可,长息送专城。

【注释】

(1)锡壤:指封赐土地。南教:南方教化。古声:古代的教化之声。

(2)旭星:初升的太阳。国政:国家政事。秉王成:执掌国家的治理。

(3)拔□(pú pá):拔除强暴之族。惩:惩罚。持苇煦:手持芦苇驱赶赤色的婴儿。煦:暖和。

(4)邓攸惟饮水:邓攸只知饮水,不知道其他事。汲黯不求名:汲黯不追求名声。汲黯是西汉大臣,他为人廉洁,为官刚正不阿,曾因直言劝谏汉武帝而遭贬谪,后被赦免。

(5)缉扰欢谣起:缉捕扰乱民心的歌谣。蠲苛美:免除苛捐杂税。化清:政治清明。

(6)瑞凰辉见集:祥瑞的凤凰光辉闪耀,聚集于建昌。瑞凰:吉祥的凤凰。辉:光彩夺目。见:出现。集:聚集。

(7)惠露湛其零:滋润的雨露使万物生长,使之繁多。湛:深黑。零:繁多。

(8)陈公榻:指东汉末年名士陈蕃的床。常攀谢子琼:常常攀着陈蕃的床。谢子琼,指东汉人谢夷吾,字子琼。

(9)好贤安罄折:喜爱贤才的人恭敬谦让。安:安详。罄折:弯腰低头,表示敬意。

(10)吴苑方渐泽:吴地的园林逐渐茂盛了。吴苑,泛指吴地园林。渐泽:逐渐茂盛。

(11)旴江遽改征:旴江迅速改变流向。旴江,赣水支流。遽:急速。改征:改变水流的方向。

(12)德花离郡早:品德高尚的花离开郡城时较早。德花:比喻贤才。

(13)廉石在舟轻:清廉正直的人在船上很轻。廉石:比喻清廉之士。

(14)治以循良贵:治理地方注重良善。治:治理。循良:遵循道德仁义。贵:尊贵。

(15)劳宜秩爵旌:劳动应当受到赏赐与表彰。劳:劳动。秩爵:赏赐的官职。旌:表彰的旗帜。

(16)兰荪留不可:兰花荪草永远留在你的身边。兰荪:指兰花。荪草:指香草。留不可:留下不能带走。

(17)长息送专城:长叹一声送别你到专城。长息:长吁短叹。专城:指专城郡,即现在江西省上饶市。

【赏析】

《送李公调建昌》是一首五言古诗,诗中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政绩的美好祝愿。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感人,体现了“文如其人”的特点。

这首诗开头两句:“锡壤观南教,宣风动古声”,意思是说:我来到这片土地上,就像看到南国的教化一样,这里有着古代的教化之声,让人肃然起敬。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这个地方的美景,还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深深的敬意和向往之情。

诗人写到:“旭星临国政,明电秉王成。”意思是说: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国家政务,光明的阳光执掌着国家的治理工作。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国家的繁荣昌盛,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工作的信心和期待。

诗人写到:“拔□惩强族,持苇煦赤婴。”意思是说:我们要把那些强横残暴的家族一个个铲除,用芦苇把那些赤色的孩子驱赶起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正义的追求和对邪恶的憎恶。

诗人写到:“邓攸惟饮水,汲黯不求名。”意思是说:邓攸只知道饮水,汲黯却从不追求个人的名誉。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这两个人物的品质,还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佩之情。

诗人写到:“缉扰欢谣起,蠲苛美化清。”意思是说:缉捕骚扰百姓的歌谣起了作用,免除苛捐杂税使得天下大治。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政府的举措,还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和期待。

诗人写到:“瑞凰辉见集,惠露湛其零。”意思是说:吉祥的凤凰光彩夺目地出现在建昌,滋润的雨露使万物生长,使之繁多。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建昌的美丽景色,还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深厚感情。

整首诗通过对建昌的描述,展现了一个美丽、和谐、富饶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和期望。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