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百步啸,谢公一两屣。
素无廊庙情,渔戈好山水。
春发来武林,西湖忽桃李。
所共游把人,但爱孙与许。
我友张季鹰,剖竹缙云郡。
旗骖此地逢,流连吐高咏。
乃于樽俎间,杨榷五马政。
循良世所希,谓言卧清静。
去驾南明軿,廉仁张化弦。
雨露洒炎日,桑麻歌晏然。
遂使十县民,一朝釲苛烟。
往代方治平,召杜不足前。
我欲观美俗,兼之天台约。
秋风吹愁生,贫病在园壑。
每于绿琴中,飞鸿叹离索。
相期莺花时,访子少微阁。
《寄处州太守张叔载一首》阮籍百步啸,谢公一两屣。
素无廊庙情,渔戈好山水。
春发来武林,西湖忽桃李。
所共游把人,但爱孙与许。
我友张季鹰,剖竹缙云郡。
旗骖此地逢,流连吐高咏。
乃于樽俎间,杨榷五马政。
循良世所希,谓言卧清静。
去驾南明軿,廉仁张化弦。
雨露洒炎日,桑麻歌晏然。
遂使十县民,一朝釲苛烟。
往代方治平,召杜不足前。
我欲观美俗,兼之天台约。
秋风吹愁生,贫病在园壑。
每于绿琴中,飞鸿叹离索。
相期莺花时,访子少微阁。
注释:
- 阮籍:魏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评论家,被后人誉为“竹林七贤”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以表达豪放的个性和对世俗的超脱态度为特点。
- 谢公:指的是东晋时期的名士谢安,他曾任会稽内史,有“谢安三仕宦,一入为郎;一入作守;再入为侍中、尚书令”之称。
- 廊庙:古代指帝王的宫殿,泛指朝廷。
- 渔戈:指隐居的生活,不问世事。
- 桃花李花:春天的景色。
- 所共游:共同游历的地方。
- 孙、许: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隐士,如唐代的孙位、宋代的许逊等。
- 张季鹰:东汉时期的人物张范,字季鹰,因避汉末战乱而归隐山林。
- 剖竹:比喻隐居生活。
- 缙云郡: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一座山,山上有许多竹子,因此得名。
- 旗骖:形容车马威武雄壮的样子。
- 流连:形容留恋不舍。
- 杨榷:指国家政治上的大事。
- 五马政:指治理国家的政治事务。
- 张化弦:指推行教化的政策。
- 雨露:比喻恩泽或恩惠。
- 桑麻:泛指田野农作物。
- 十县:指一个地方的行政区域。
- 召杜:指唐朝初年的名臣杜如晦,曾出任宰相,后因事被贬至南方。
- 天台:地名,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部,是佛教圣地之一。
- 秋风:秋季的风。
- 园壑:指园林中的山水之间。
- 绿琴:绿色的琴。
- 飞鸿:比喻书信。
- 少微阁:即少微宫,位于今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东南,是古代帝王祭祀星宿之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处州刺史张叔载的一封书信,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引用了阮籍和谢安的故事,暗示了诗人自己不追求仕途、喜欢山水的生活态度。第二句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志趣所在。接下来的四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起游历的场景,以及他们对自然美景的喜爱。第五句提到两位历史上著名的隐士孙位和许逊,强调了隐士们的生活方式。接下来八句则描述了诗人在缙云郡的隐居生活,包括砍伐竹子、骑马游历等细节。最后六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的忧虑,以及他对友人张叔载的期望,希望他能推行教化政策,为国家做出贡献。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怀,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