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南山下,忽忆千里人。
岂无临歧言,一别今几春。
旧交容易新,新交容易亲。
缄书重复启,曲折情难陈。
勿陈逢彼怒,人心不逮故。
愿言秉子德,千秋爱贞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结合写作背景和相关注释等具体分析。本题要求考生“赏析”,即对诗句进行鉴赏,所以答题时注意从语言特点、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分析。

采薇二首

其一

采薇南山下,忽忆千里人。

岂无临歧言,一别今几春。

其二

旧交容易新,新交容易亲。

缄书重复启,曲折情难陈。

其三

勿陈逢彼怒,人心不逮故。

愿言秉子德,千秋爱贞素。

注释:

采薇:采摘野菜。南山:指家乡的南山,此处借代自己家乡。“南山”是古人常称自己的故乡为“山”,而称别人的故乡为“南”。

千里人:指远在千里之外的人。千里,形容距离很远。

临歧(qí):临路分岔处。一说“歧”通“岐”。岔路口。

“岂无临歧言”:难道没有临别时说的话?岂,难道。临歧,分叉路口。

一别:这一次分别。

几:多少。

“旧交”四句:意思是新的知交易亲近,老朋友却难以结交。旧交与新交,旧友和新朋,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长久相处的朋友,后者只是暂时结识。

“缄(jiān)书”句:书信多次往返开启,曲折地诉说着深情厚谊。缄,封;书,指书信。

“勿”句:不要因为你说了话触犯了对方的忌讳。

“人心”句:人的心意不能及,所以别人不能体谅我的意思。逮,到达;意,心里想。

秉:持守;执;保持;秉子德:秉持儿子的德行。子,指儿子。

“千秋”四句:希望他永远保持儿子的美德,使子孙们世世代代传颂他的美德。

千秋:千年,长远的时间。

爱:吝惜;爱惜。

赏析:

《采薇》是一首五言古诗,写一个远离家乡的人在离别时思念家人的情景。《采薇》原为周代的乐曲名,后被用作诗篇的题目。此篇是其中的第二篇。《诗经·小雅》中的《采薇》,是周武王灭商朝时的军歌,歌颂出征将士的艰苦生活和英勇杀敌精神。这首诗的大意是说:采集野菜在南山脚下,忽然想起千里之外的家人。难道你忘了临路分手时说的话吗?这一次分别不知有多少个春天啊!老朋友很容易结交新朋,新朋也很容易变成老友。多次写信反复开启,曲折地表达我的深情。你不要说出那样的话来触怒对方,因为人的心情是不能互相理解的呀。愿你始终保持儿子的德行,让子孙世世代代传颂他的美德。

全诗抒发了一个长期离家在外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与朋友之间交往的复杂心理。诗人通过回忆自己在野外劳作时的情景,写出了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又表达了对友人之间关系的微妙感受,反映了真挚友谊的美好品质。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开头两句,诗人以采薇自比,引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中间两句,写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离别与重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结尾两句则由对友人的感情进一步扩展到对友人的品德的期望,寄托着诗人对友人美好的祝愿。全诗情景交融、委婉蕴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