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构青云上,烟光动窗户。
万籁生阴谷,孤禽隐深树。
亭亭百尺喜,松声自朝暮。
谁识元化理,究此无言趣。
悠悠千古心,端居有良悟。
白虎亭新成二首
绮丽的楼阁耸立在青云之颠,云雾缭绕,窗户映入眼帘。
万籁俱寂,只有阴谷间传来风声鹤唳,孤禽隐藏于深树之中。
百尺高的亭子矗立着,松涛声自朝至暮不息。
谁人理解这自然的化育之理?探究这其中无言的趣味?
悠悠千古,心志依旧,端居中悟透人生哲理。
注释:
- 绮构:美丽的建筑。
- 绮丽:美丽。
- 形容建筑之美。
- 青云:高空中的云层。
- 指建筑建在高空中。
- 烟光:云雾。
- 云雾缭绕。
- 动:使……移动。
- 窗户:窗和门,泛指南方的门窗。
- 万籁:各种声音。
- 指自然界的声音。
- 生:出现。
- 指自然景物。
- 幽谷:幽深的山谷。
- 指自然环境。
- 孤禽:一只孤独飞翔的鸟。
- 指山林间的鸟类。
- 隐深树:躲藏在深树之间。
- 形容鸟儿隐蔽的样子。
- 亭亭:直立的样子。
- 形容建筑物高耸。
- 喜:高兴,愉悦。
- 指建筑的壮丽与高耸给人带来的喜悦。
- 松声:松树的声音。
- 早晨和傍晚时分,松树发出的响声。
- 元化理:大自然的化育之理。
- 指自然界万物生长、变化的原理。
- 究此无言趣:探究其中无言的乐趣。
- 指对自然之美的思考和领悟。
- 悠悠:长久而深远。
- 表达时间的漫长和深远。
- 端居:静坐。
- 指一个人安静地坐着。
- 良悟:深刻理解。
- 指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座新建的白虎亭的建筑景观及其周边的自然风光,通过描绘亭台楼阁、云雾缭绕的景象来表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以及对生命真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