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入林闾,春事看已馥。
镜里发方华,樽中酒初绿。
日将萧洒意,静与良辰逐。
最宜檐萧萧,偏怜昼穆穆。
抚几摊故书,听泉到新瀑。
高歌偶当窗,什箸或村塾。
往来地自偏,俯仰天如沐。
畏闻剥喙声,愁柬问事牍。
惟余二三子,相寻来不速。
亦知四壁空,忍使两峰蹙。
聊复安容膝,未省辞脱粟。
饱食幸无事,此外百不欲。
少游哀大志,老聃戒为目。
每笑学弈人,所思在鸿鹄。
斯言差我心,傲名非傲俗。
【注释】
1)“芥浮阁”:指隐居之地,亦泛指山居。
2)“东风入林闾”:春风拂过山林。
3)“镜里发方华”:比喻人的青春年华。
4)“樽中酒初绿”:形容春光明媚。
5)“日将萧洒意”:指春天的阳光洒落下来,使人感到舒爽。
6)“静与良辰逐”:在美好的时光中度过。
7)“最宜檐萧萧”:指雨后春笋的景象。
8)“偏怜昼穆穆”:喜欢在白天晴朗的时候。
9)“抚几摊故书”:手执古籍。
10)“什箸或村塾”:形容读书学习的情景。
11)“往来地自偏”:形容自己的生活环境清幽宁静。
12)“俯仰天如沐”:仰望天空,感觉像沐浴在阳光之中。
13)“畏闻剥喙声”:害怕听到鸟兽啄食的声音。
14)“愁柬问事牍”:担心书信被打扰。
15)“惟余二三子”:只有我和你几个人。
16)“亦知四壁空”:知道四面墙壁空无所有。
17)“忍使两峰蹙”:忍受着贫穷和困境。
18)“聊复安容膝”:姑且能容纳下我的膝盖而已。
19)“未省辞脱粟”:没有多余的粮食可以食用。
20)“饱食幸无事”:饱食之余,能够无事可做。
21)“此外百不欲”:除此之外什么都不想做。
22)“少游哀大志”:感叹自己有远大的抱负却不得施展。
23)“老聃戒为目”:老子告诫要远离世俗的眼光。
24)“每笑学弈人”:经常嘲笑那些喜欢下棋的人。
25)“所思在鸿鹄”:我所追求的是高远的目标。
26)“斯言差我心”:这些话语恰好安慰我的心灵。
27)“傲名非傲俗”:虽然我追求名利,但并不因此而骄傲于世俗。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借春日景致抒发自己的感慨和理想。全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情感真挚。
首联“东风入林闾,春事看已馥。”点明题旨。诗人通过写春风来到林间小道,春天的事情已经显得香气扑鼻,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同时暗示了自己也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个春天——即仕途得意之时。
颔联“镜里发方华,樽中酒初绿。”诗人以镜喻己,说自己的容貌像镜子一样清秀,而且正在青春年少,正是饮酒作乐的好时机。这一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青春岁月的珍爱。
颈联“日将萧洒意,静与良辰逐。”诗人以日影为喻,描绘出一种宁静致远的心境,并表示自己愿意在这样的美好时光里度过每一天。这一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
尾联“最宜檐萧萧,偏怜昼穆穆。”诗人以雨后春笋的景象来形容自己的成长和壮大,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光明磊落、坦荡胸怀的欣赏。最后一句“惟余二三子,相寻来不速。”则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复杂心理。同时,诗人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又不失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