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世故倦营营,梦熟黄粱唤不醒。
委巷朝传蒿里曲,空山夜泣草堂灵。
佳儿欲养悲风木,先友论交叹晓星。
我有兴时冠盖约,可怜耆旧早凋零。
【注释】
百年:一生。世故:世俗的人情世故。营营:忙碌。梦熟黄粱:指做了一场好梦,醒来时黄米已经煮烂,比喻荣华富贵都是虚幻。蒿里曲:《礼记·檀弓下》载,孔子丧子之痛,闻哭声而心伤,遂作《蒿里歌》。草堂:杜甫的草堂,在今四川成都西郊。先友:指早年交好的友人。耆旧:年高有德的人。《论语》:子游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乐水者盈,乐山者旷;知者乐,仁者寿。”《庄子》:孔子观于吕梁,吕梁悬激流千仞而下,白日冲天。孔子观之,喟然叹曰:“吾以所教,观于天下矣!”《易经》:乾为马,坤为牛,马行健,牛行地。坎为水,离为火,水火不相射。兑为泽,巽为风,风行水上。震为雷,艮为山,雷击山则震动。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一位已故友人的追忆,表达对友人高尚品德的怀念和对其过早去世的惋惜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感情深沉,是一首悼念友人的名篇。
首句“百年世故倦营营”,直抒胸臆,点明题旨。人生百年,经历世间冷暖,世事沧桑,人情冷暖,作者感到十分疲惫。“梦熟黄粱唤不醒”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薄,又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看破后的超脱,同时也暗含了对于生死无常的认识。
第二句“委巷朝传蒿里曲”写世人对于死者的追怀。蒿里曲是古代民间传说中死者在去阴间的路上所唱的歌,这里用以比喻死者的魂魄。“空山夜泣草堂灵”一句,则是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名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写出了诗人对于亡友的追思之情。
第三句“佳儿欲养悲风木”,“佳儿”即贤子,“悲风木”出自《庄子·逍遥游》,指大树上的果实因风吹落而不能保存下来。此处用以象征亡友之子,暗示其子将来会像父亲一样英明、有德行。“先友论交叹晓星”一句中,“先友”即早逝的朋友,“论交”即交往深厚,“晓星”指晨星。这句意思是说,诗人和这位朋友交往深厚,现在他已逝去,诗人对此感到十分悲痛。
第四句“我有兴时冠盖约”,意为当我心情愉快的时候,曾经与这位老朋友约定一同出游,但现在已经物是人非。第五句“可怜耆旧早凋零”,则是诗人对亡友生前为人的赞美和对他去世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歌通过回忆亡友生前的事迹和生前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对他的美好品质的赞美。同时,诗人也通过对亡友的追忆,抒发了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