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况萧条逼暮冬,远寻方外散尘踪。
路从西子湖头入,人在香山寺里逢。
看到梅花吟正苦,沽来竹叶味偏浓。
老僧旧是斯文友,嬴得相过不厌重。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客况萧条逼暮冬”是第一句,诗人以“客”“萧条”“冬”等词点明了时间、季节以及自己的境遇;“远寻方外散尘踪”是第二句,“方外”是指佛教徒所说的超出尘世的佛家世界,即“净土”。此句表明了诗人的心境:在世俗的尘世间寻找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路从西子湖头入,人在香山寺里逢”是第三句,“西子湖”是指西湖,“香山寺”是杭州的一个著名古刹。诗人由“西子湖”到“香山寺”,一路风景优美,心情愉悦,与自己的心情形成了鲜明对比。“看到梅花吟正苦,沽来竹叶味偏浓”是第四五两句,“梅花”和“竹叶酒”在这里都是比喻诗人的遭遇,“梅花吟”指诗人因被贬而作的诗,表达了诗人的愁苦之情;“竹叶酒”指诗人在寺庙中喝的酒,“竹叶味偏浓”说明诗人喝酒时心情愉悦,酒后更觉人生如戏,世事无常。这两句是说作者因为被贬而感到痛苦,但当自己身处异乡,饮酒消愁时却觉得人生如梦,世事无常。“老僧旧是斯文友,嬴得相过不厌重”是最后两句,“斯文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过”指互相拜访。这句的意思是:老朋友又成了知己,彼此拜访也不嫌麻烦。这两句是说,尽管自己在仕途上遭遇了挫折,但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伴,依然可以乐观向上。赏析:这首诗写的是在一次宴会上分韵赋诗的感想。诗人先描绘了自己被贬后的凄凉景象,再抒发了内心的苦闷,但最后又表现出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全诗结构完整,首尾照应,情景交融,语言流畅自然。

【答案】

①客况(处境)萧条逼冬暮。②远寻方外散尘踪。③路从西子湖头入,人在香山寺里逢。④看到梅花吟正苦,沽来竹叶味偏浓。⑤老僧旧是斯文友,嬴得相过不厌重。⑥游静慈寺分韵得冬字。⑦客况(处境)萧条逼冬暮。⑧远寻方外散尘踪。⑨路从西子湖头入,人在香山寺里逢。⑩看到梅花吟正苦,沽来竹叶味偏浓。⑪老僧旧是斯文友,嬴得相过不厌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