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薇移次郎星见,执法来为百里侯。
笔下霜寒惊吏胆,琴边善政起民讴。
功名不负男儿志,宵旰能分圣主忧。
他日循良如见传,萧山端可继中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仔细品读,结合诗中的关键词来理解。
“太薇移次郎星见”,太微星移至次星,这是天象变化,诗人以天象变化作比,比喻苏大尹为官清正廉明。
“执法来为百里侯”,执法者为官清正廉洁,是老百姓的楷模。
“笔下霜寒惊吏胆”“琴边善政起民讴”,这两句用典,“霜”“寒”写出了执法者的清廉,“善政起民讴”说明百姓称颂其为官之德。
“功名不负男儿志,宵旰能分圣主忧”,意思是苏大尹的政绩不会白费,他为国家分忧,勤勉于政事,不辞劳苦,不避权贵,不徇私情。
“他日循良如见传”,“循良”即循吏,指为官清廉的官吏。“传”,流传,指在民间传颂。这句的意思是说:希望苏大尹将来能够像现在一样被人民传颂赞美。
“萧山端可继中牟”,“萧山”代指杭州。“中牟”代指洛阳,这里泛指河南一带地方。这句的意思是说:萧山可以有像大尹一样的贤人。
【答案】
译文:
太微星移至次星,这是天象变化,诗人以天象变化作比,比喻苏大尹为官清正廉明。
执法者为官清正廉洁,是老百姓的楷模。
笔下霜寒惊吏胆,琴边善政起民讴。
苏大尹的政绩不会白费,他为国家分忧,勤勉于政事,不辞劳苦,不避权贵,不徇私情。
他日循良如见传,萧山端可继中牟。
赏析:
全诗前两联写景叙事,后两联议论抒情。首联写景,借天文现象来表现人物的品德和才能。“执法来为百里侯”,表明自己为官清廉正直;“他日循良如见传”,表明自己将来一定会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颔联写自己为官清廉,为民造福。“笔下霜寒惊吏胆”一句,既写出了他为官清廉的形象,也表现出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关心,对黎民百姓的爱戴之情。“琴边善政起民讴”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他对民众的关爱。
颈联进一步点明了他的功绩,“功名不负男儿志”,表明了他的政绩不会白费;“宵旰能分圣主忧”则表明他在为官时,勤勉于政事,不辞劳苦,不避权贵,不徇私情。
尾联抒发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对人才的期许。“他日循良如见传”表明自己将来一定会名垂青史,流芳百世;而“萧山端可继中牟”则更是对家乡人才的期待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