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侍同朝听玉音,行藏回首叹升沉。
长才又入元戎府,往事空悬逐客心。
四海交游谁可托,孤山风月自成吟。
寻盟欲下通名刺,犹恐侯门似海深。
诗句释义
1 曾侍同朝听玉音:曾经在朝廷中聆听皇帝的御旨,意味着曾经侍奉过高官。
- 行藏回首叹升沉:回顾自己的仕途,感慨起伏不定。
- 长才又入元戎府:拥有卓越的才能,再次被委任到重要的地方工作(元戎府通常指军政要地)。
- 往事空悬逐客心:回想起过去,那些被放逐的经历仍然悬挂在心中。
- 四海交游谁可托:在广阔的世界中寻找可以依靠的人或团体。
- 孤山风月自成吟:独自在孤山下欣赏风景,并自得其乐地吟诗。
- 寻盟欲下通名刺:寻找志同道合之人,希望建立联系(通名刺即名片)。
- 犹恐侯门似海深:担心进入豪门深宅之后,难以再出来。
译文
曾侍奉朝廷聆听圣谕,
人生浮沉回首不胜唏嘘。
才华横溢再度入幕府,
旧事如烟心挂逐客之愁。
四海为家谁能相依?
独坐孤山任风月,
寻求志同道合者,
恐进豪门后难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仕途变迁和个人经历的感慨之作。诗人通过回忆自己曾经侍奉高官的经历,表达了人生的起伏不定和官场的复杂多变。同时,诗人也展示了他的才华和志向,以及对于未来的期待和不安。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曾侍同朝听玉音”一句,描绘了诗人曾经在朝廷中聆听皇帝的御旨,这暗示了他曾经的高官身份和显赫地位。接着,“行藏回首叹升沉”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仕途变化和起伏的感慨。这里的“行藏”指的是个人的进退和行为举止,而“叹升沉”则是感叹自己的人生经历如同潮水般变幻莫测。
“长才又入元戎府”一句展现了诗人再次获得重用,被委以重任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才华和能力,也反映了他对当前形势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期待。然而,“往事空悬逐客心”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被放逐、无法施展才华的悔恨之情。这里的“逐客心”指的是被贬谪、流放的心情,诗人对此深感遗憾和怀念。
“四海交游谁可托”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广阔世界中寻求依靠和帮助的愿望。这里的“四海”指的是整个世界,而“交游”则是指人际关系。诗人希望通过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来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然而,“孤山风月自成吟”一句,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他只能独自欣赏自然风光,抒发情感。
“寻盟欲下通名刺”一句,诗人表达了寻找志同道合朋友的愿望。这里的“寻盟”指的是寻找志同道合的人或团体,而“通名刺”则是指交换名片、建立联系。然而,“犹恐侯门似海深”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豪门深宅的恐惧和忧虑。这里的“侯门”指的是豪门大族,象征着权势和地位的象征,而“似海深”则形容他们深不可测、难以接近。因此,尽管诗人有着强烈的意愿去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但他也担心自己会被这些豪门深宅所拒之门外。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通过对仕途变迁和个人经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不安,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