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寺里谒如来,绀殿重扃逶迤开。
白傅顿成香火社,东坡犹记妙高台。
宝山愿力随缘结,尘世清心到此灰。
吟罢倚阑闲纵目,长江东去鹤飞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逐句释义:

天龙寺里谒如来,绀殿重扃逶迤开。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天龙寺内谒见如来的情境。天龙寺是一座宏伟的寺庙,绀殿重闭,曲折蜿蜒地开启。绀色指的是深红或宝石的颜色,这里形容寺庙的殿宇色彩鲜艳,给人以庄重而神秘的感觉。

白傅顿成香火社,东坡犹记妙高台。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两位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白傅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他的《庐山草堂记》中有“白乐天既弃杭州,有‘东窗事泄’之叹,遂卜居于庐山。于是居易始自编其诗赋百篇,号曰《庐山谣》”等记载。东坡指的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他在庐山修建了自己的别墅——妙高台,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句诗中的“香火社”和“妙高台”分别代表了这两位文人的精神寄托之地。

宝山愿力随缘结,尘世清心到此灰。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和悟道的向往。宝山象征着佛教中的理想世界,愿力是指佛教中的虔诚信仰之力。随着缘分的牵引,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在这里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尘世中的烦恼和杂念在这里都化为灰烬,象征着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吟罢倚阑闲纵目,长江东去鹤飞回。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欣赏美景之后的心情。在栏杆上倚着,望着眼前的长江向东而去,心中涌现出一股归家的冲动。同时,诗人又看到了一只仙鹤在空中飞翔,这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和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整首诗通过对天龙寺和庐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对修行悟道的向往,以及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