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九度游京国,十八滩行十八回。
熟路尽饶僮仆识,机心犹被鹭鸥猜。
奔流触石晴飞雪,骤雨添江夜隐雷。
借问险中同济者,几人不为利名来。

【注释】

过:经过。京国:指京城汴州,汴州在今河南开封。熟路:熟悉道路的。机心:狡诈的心计。鹭鸥:水鸟名。同济:共渡难关。借问:询问。

【译文】

十年来九次游历京城汴州,十八滩行十八趟。熟悉道路的僮仆都认得路了,而狡诈的人仍被鹭鸶和大雁所猜忌。

奔流撞击石头,晴天飞落雪片,暴雨增加江水的汹涌,夜晚雷声隐伏。

询问险中共同渡过难关的人,有几个人不为利名而来?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经过十八滩时的感受。

“十年九度游京国”,说明这首诗不是一时之作,而是诗人多年游宦生涯中的一部分,表达了作者对京城汴州(即北宋的首都东京)的眷恋之情。

“十八滩行十八回”,点明诗人行程之久。“熟路尽饶僮仆识”,写出了诗人与仆从们对十八滩的熟悉程度,表现了诗人的沉着冷静。诗人以“熟”字突出了旅途之长,又以“饶”字表现了沿途风光之佳。“机心犹被鹭鸥猜”,写诗人虽然对十八滩十分熟悉,但狡猾的小人仍然难以逃脱他的法眼。

“奔流触石晴飞雪,骤雨添江夜隐雷”,写十八滩的景色奇丽壮观。“奔流触石”、“晴飞雪”两句,描绘出一幅飞流直下的山涧瀑布图,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壮丽;“骤雨添江”、“夜隐雷”两句,描写出暴雨激荡、惊涛骇浪的惊险场面。

“借问险中同济者,几人不为利名来”,这两句抒发了作者的感慨。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同济者”有多少人?回答是“几人”。诗人认为,能在这险滩中同舟共济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为利名而来。

此诗语言平易,形象生动,富有民歌风味,是一首成功的纪行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