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气蓬莱咫尺间,太平盛观喜开颜。
象犀南贡逾银海,骐骥西来度玉关。
多士曾承前席问,将军正奏凯歌还。
才华独羡瀛洲客,不数淮南大小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用方参政文敏述怀韵五首”,要求考生赏析这首诗的内容、思想情感及艺术手法。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比如分析诗歌内容时要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或表达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要分析诗人通过描绘什么景象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评价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从构思巧妙、形象生动、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善于化用典故、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分析。
这首诗是方文敏述怀之作。方文敏字文敏,号东山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初年任右丞相兼枢密使,为当时名臣。其人以正直著称。《宋史》有传,称其“性刚直,不苟合,每论事必正色慷慨”。
首联“云气蓬莱咫尺间,太平盛观喜开颜。”此句写方文敏在登楼远眺时所见景色,表达了他喜悦的心情。蓬莱是传说中的神山名,这里用来借代仙境。云气缭绕在蓬莱山上,令人心旷神怡。诗人登上高楼,眼前展现的是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让人心情愉悦。
颔联“象犀南贡逾银海,骐骥西来度玉关。”此句描绘了方文敏所见到的壮丽山河。大象和犀牛来自南方,象征着富饶与繁荣,跨越银海而来;良马来自西方,象征着和平与顺利,穿越玉关而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富强的美好愿景。
颈联“多士曾承前席问,将军正奏凯歌还。”此句描述了方文敏与众人交流的情景,以及他在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消息。多士指的是许多贤者或学者,他们坐在方文敏面前提问,寻求答案;将军则是指那些英勇善战的将领,他们正在奏响胜利的凯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传承和英雄事迹的赞美之情。
尾联“才华独羡瀛洲客,不数淮南大小山。”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人才的钦佩之情。他羡慕那位才华横溢的人,就像羡慕居住在瀛洲的客人一样。他并不认为淮南的大小山能与之相比。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人才的赞赏和敬仰之情。
【答案】
云气蓬莱咫尺间,太平盛观喜开颜。(蓬莱:神话中的仙山。)
象犀南贡逾银海,骐骥西来度玉关。(象征南方富庶之地的象犀和象征北方边陲的骐骥,越过银海和玉关而来。)
多士曾承前席问,将军正奏凯歌还。(多士:众多贤者或学者。前席:古代席地而坐,尊者坐于筵席之上,宾客坐于筵席之前。前席问:指询问问题。)
才华独羡瀛洲客,不数淮南大小山。(才:才能;量:衡量。形容才能高超的人,就不必用来衡量一般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