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杓光照上元初,燕处从容视篆余。
五马春风晴簇仗,九重晓色瑞充闾。
藜灯高照青云步,鸿宝犹传素箧书。
自笑孟尝门下客,弹歌宁叹食无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龙杓光照上元初,燕处从容视篆余。
译文:龙杓(北斗七星之一)在上元节的早晨发出光芒,燕子在巢中安然自得地观看着篆刻余下的图案。上元节,又称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庆祝这个节日时会放烟花爆竹,点灯猜谜。这里的“龙杓”指的是北斗七星中的一颗星,象征权威和吉祥。燕子在巢中安然自得地观看着篆刻余下的图案,可能是在欣赏春天的美好景色或者是在欣赏自己家中的装饰,寓意生活平安、吉祥。五马春风晴簇仗,九重晓色瑞充闾。
译文:五匹马奔驰在晴朗的天空下,九重宫门(皇宫)的早晨呈现出祥瑞之气,充盈于闾巷之间。这里的“五马”指的是皇帝出行时的仪仗队,通常由五匹骏马组成,象征着尊贵和荣耀。“春风”指的是温暖的风,代表着春天的到来。“九重”指的是古代皇宫的多层建筑,象征着权力和地位。“晓色”指的是早晨的阳光,代表着吉祥和美好。“充闾”指的是充满街道巷弄的意思,象征着繁荣和昌盛。整句诗描绘了一幅皇城内外都洋溢着吉祥和喜庆的画面。藜灯高照青云步,鸿宝犹传素箧书。
译文:藜灯(一种用藜草制成的灯具)照亮了青云般的道路,鸿宝(珍贵的书籍)仍然流传在素洁的书箱里。这里的“藜灯”指的是用藜草制成的灯具,通常用于照明。“青云”指的是高高的云层,象征着高远和成功。“鸿宝”指的是珍贵的书籍,象征着知识和智慧。“素箧”指的是朴素的箱子,通常用来存放物品。这句诗通过描述一个读书人夜深人静时依然勤奋学习的场景,来表达对知识的追求和尊重。自笑孟尝门下客,弹歌宁叹食无鱼。
译文:我笑着自嘲是孟尝君门下的宾客,弹奏歌声时却感叹连鱼都没有吃。这里的“孟尝君”指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位名士田文,他养有三千门客,以慷慨大方著称。“门下客”指的是门生或门徒,这里是指诗人自己。“弹歌”指的是弹奏乐器歌唱,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弹琴唱歌的情景。“宁叹食无鱼”中的“鱼”指的是鱼肉,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在吃饭时没有鱼肉可吃,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辛酸。整句诗通过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不满和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