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为客已多年,长忆山中孟浩然。
雁信远随千里月,鸾章忽报九重天。
论文愿借清风榻,载酒须同碧水船。
莫道老虔官独冷,吹嘘正待向云边。
【诗句释义】
- 淮南:指的是诗人居住的地方。
- 为客:作为客人。
- 山中:指作者在山上的居所。
-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此处指代诗人心中的山水诗作。
- 雁信:大雁传书。
- 千里月:比喻书信传递的距离之远如同月亮般遥远。
- 鸾章:指代皇帝的诏书或是书信。
- 九重天:指皇宫或朝廷,暗示收到皇帝的诏书或书信。
- 清风榻:指风清月白的夜晚,用来比喻一个宁静舒适的环境。
- 碧水船:碧绿的水面,形容清澈的湖水。
- 吹嘘:这里是称赞、赞扬的意思。
- 向云边:朝着云雾缭绕的地方去。
【译文】
在淮南作为客人已经有很多年了,经常怀念山中的孟浩然。
大雁传书的消息随着月光飞越千里,突然收到来自天上的信函。
希望能借论文来交流,一同坐在碧水船上饮酒。
别以为只有我一个人寂寞,我正在等待被你吹嘘和赞扬。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宋推官廷臣的深情厚谊以及渴望交流的愿望。首联“淮南为客已多年,长忆山中孟浩然”回顾了自己在淮南作为客人的岁月,同时表达了对山中孟浩然(即唐代著名山水诗人孟浩然)的深刻怀念。颔联“雁信远随千里月,鸾章忽报九重天”描绘了大雁传书的景象,象征着消息的遥远和迅速,紧接着又突然收到了来自皇帝的诏书,显示了皇恩浩荡。颈联“论文愿借清风榻,载酒须同碧水船”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论诗文,一同饮酒畅谈的愿景,这里的“清风榻”和“碧水船”也分别暗喻了一种宁静和美好。尾联“莫道老虔官独冷,吹嘘正待向云边”则以一种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友情的重视及对赞誉的渴望。全诗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又有对未来交流的美好憧憬,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