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巷萧骚不闭关,诗翁谁与破愁颜。
儗寻杜位怕泥滑,欲过苏端愁路难。
野阔淮天山隔远,溪深石罅水流潺。
司征总是登瀛客,油盖重重马上还。
和萧叔达副使韵兼简沈大使妙玄沈先生文举
门巷萧骚不闭关,诗翁谁与破愁颜。
儗寻杜位怕泥滑,欲过苏端愁路难。
野阔淮天山隔远,溪深石罅水流潺。
司征总是登瀛客,油盖重重马上还。
注释:
- 门巷萧骚不闭关:指诗人的住处(或官舍)不关门(不设防),形容其生活闲适、无拘无束,也暗含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
- 诗翁谁与破愁颜:指没有知音能理解他的忧愁。“谁与”即“无人能”。
- 拟寻杜位: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因避“安史之乱”而隐居成都。这里的“杜位”,是借用杜甫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想寻找一位知己来共饮共赏的愿望。
- 泥滑:比喻道路泥泞难行,难以前行。
- 苏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轼曾游历杭州,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句,如《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里的“苏端”,指的是苏轼所走过的路。
- 野阔淮天山隔远:描述了诗人站在宽阔的原野之上,远处的淮河与天边的山峰遥相呼应,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
- 溪深石罅水流潺:在深深的溪流旁,石缝中流淌着清澈的水流,声音潺潺。
- 司征:指奉命出使,这里可能是指诗人被朝廷派遣去某个地方执行任务。
- 登瀛客:蓬莱,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名,这里借指仙境。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向往之情。
- 油盖重重马上还:形容诗人骑马归来时,头上的帽子上挂着许多油瓶,象征着忙碌而又充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