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毒痛难胜,苦道爹爹唤不应。
我实怜渠那得去,淮山深夜对孤灯。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语句,最后鉴赏诗歌的主旨。“小儿遗毒痛难胜,苦道爹爹唤不应”是说小儿子的毒疮疼痛难以忍受,痛苦地说父亲呼唤他时不应声;“我实怜渠那得去”是说自己实在怜惜小儿子,怎么忍心让他远行呢?“淮山深夜对孤灯”的意思是说在淮山的夜晚里对着孤寂的灯光想念小儿子。这几句是诗人回忆自己与小儿子的往事,抒发了对逝去的儿子的无限怀念之情。
【答案】
示例: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儿子的信。信中提到小儿子生病的事,表达了对儿子的深深怀念。
译文:
我的孩子啊你被毒虫咬伤了,病痛难以忍受你喊我时我无法答应!我实在怜惜你,怎么能忍心让你远行!我独自面对孤灯思念你。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诗的前两句写儿时情景:小儿子因患毒疮而痛苦不堪,呼唤父亲却不得答应,表现了对小儿子的深厚感情。后两句写自己此刻的心情,自己怜惜小儿子,怎忍让他远行?又怎能不思念小儿子,于是对着孤灯,夜不能寐地回忆与孩子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全诗以第一人称口吻直抒胸臆,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