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江净不流,白石竹林幽。
缆短随阴系,鸥轻逐水浮。
逢迎值林叟,鸡黍晚欢留。
相送柴门外,娟娟山月秋。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博头遇翟梧台丈”
- 注释:在江边偶遇了一位名叫翟梧台的老者。
- “晴江净不流”
- 注释:晴空下江水平静,没有波纹。
- 译文:晴朗的天空下,江河平静如镜,没有流动的水花。
- “白石竹林幽”
- 注释:白色的石头和幽静的竹林。
- 译文:白色的石头与幽静的竹林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缆短随阴系”
- 注释:船上的绳索因天色昏暗而缩短,便于拴系。
- 译文:由于天色已暗,船上的绳索变短了,方便我们将其拴在岸边的树枝上。
- “鸥轻逐水浮”
- 注释:轻盈的鸥鸟随着波浪漂浮。
- 译文:自由自在的鸥鸟随着波浪飘荡,宛如水中的游鱼。
- “逢迎值林叟”
- 注释:遇到一个正在林中漫步的老者。
- 译文:我在这里遇见了一个在森林中漫步的老者。
- “鸡黍晚欢留”
- 注释:用晚饭时,邀请这位老者共度欢乐时光。
- 译文:晚上,我们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请这位老者一起享用,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
- “相送柴门外,娟娟山月秋”
- 注释:送别的时候,站在柴门外欣赏皎洁的月光洒在山上。
- 译文:在柴门之外送别这位老者,我站在门外仰望着明亮的月光照耀下的群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边偶遇一位老者,并与之共度晚餐的美好时光。诗中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白石、竹林、鸥鸟、晚霞等,这些意象既美化了诗歌的画面,又增添了诗意,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环境中。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将白石与竹林、夜晚与清晨等进行了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最后,通过送别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老者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