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交十月早霜微,云物苍苍拂曙晖。
地险戍楼依郭转,时平烽火近郊稀。
海门蜃散千艘集,铜柱烟和独鹤归。
百队貔貅闲战斗,空多营马入秋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全诗共四首。第一首为《登梧州郡城奉和管慕云太史管时分守苍梧》。

南交十月早霜微,云物苍苍拂曙晖。
地险戍楼依郭转,时平烽火近郊稀。
海门蜃散千艘集,铜柱烟和独鹤归。
百队貔貅闲战斗,空多营马入秋肥。

注释:

  • 南交:指南方的交趾(今越南中部一带)。
  • 早霜:指初霜。
  • 云物苍苍拂曙晖:云雾苍茫,晨曦中映出一片朦胧的景象。
  • 地险:地势险峻。
  • 戍楼:边塞上的瞭望楼。
  • 时平:国泰民安。
  • 海门:即海上门户,泛指南方沿海一带。
  • 蜃:一种能吐气成楼阁的海中动物。
  • 铜柱:传说中的古代神话中的神山名。
  • 貔貅:传说中能吞食虎豹的水族,这里借指军队。
  • 百队:指军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南方风光画卷。在南交的十月,天气虽然寒冷,但天空中的云彩依然洁白如雪,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轻纱。早晨的阳光透过云层洒下,将大地照得明亮又温暖。

诗中描述了边疆的险峻地形和边防要塞的变迁。随着国家的安定,边防士兵不再需要时刻警惕,所以烽火在和平时期显得稀少。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平和而宁静的感觉,似乎可以听到远处海浪的声音,感受到海风的吹拂。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绘海上门户的景象来表达对国家繁荣富强的期望。海门的壮观景象象征着国家的开放和繁荣,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憧憬和信心。

诗歌还通过描绘军队的训练场景来展示士兵们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如同战场上的英雄一般,随时准备应对任何挑战。这种场景让人感到振奋和自豪,也体现了国家的强大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以及对国家和平与繁荣的期待,传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它展现了一个美丽、安宁、繁荣的国家形象,给人以美好的感受和希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