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高楼,流光满几席。
上有愁思人,当窗三叹息。
叹息知为谁,无乃荡子妻。
日月递弦望,荡子胡不归。
上山采蕨薇,下山恒苦饥。
中心独徊徨,离忧当告谁。
胶漆有时解,琴瑟有时垂。
顾为身上衵,展转在君怀。
勿以寒暑易,而忌敝絮襟。
勿以贵贱故,而忘昔日心。
【注释】
怨诗行:指女子思念丈夫的诗歌。
流光:指月亮的光芒,借指时光。几席:指小桌子或坐具,借指生活。愁思人:指有忧思的人。
荡子:指在外做官的人。胡不归:为什么还不回家呢?
胶漆:比喻夫妻间的亲密关系。衵(zhuì):同“褶”,衣服。
敝絮:破旧的衣料。襟:衣襟,此处指代妻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思妇怀人的诗。首二句写月光映照高楼,时光飞逝,流光溢彩,而思妇独处空房,愁上心头,三叹息以表其哀伤之情。三四句承上启下,点明思妇所叹为谁,意谓自己心中的忧苦只有丈夫才最理解、最清楚。五六两句,用日月更替来比喻时光的流逝,并反诘丈夫为何不回家与妻子团聚。七八句,以采蕨薇和恒受苦饥作比,说明男子在外漂泊,生活困苦,不能给妻子应有的关怀。接着,又以胶漆和琴瑟来比喻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并表达出对丈夫的思念。结末两句,诗人劝慰女子不要因季节变化而改变对丈夫的看法,也不要因为丈夫地位高贵而忘记他当初对自己的感情。全诗通过对比手法,深刻地揭示了思妇的内心世界及其对丈夫深深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