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不能寐,揽衣步中堂。
气候变寥慄,罗幌凄微霜。
崇兰萎素姿,蟋蟀鸣近床。
清曲为谁理,况兹秋夜长。
单居易为感,不觉涕沾裳。

【诗句释义】

  1. 静夜不能寐:夜晚寂静,我无法入睡。
  2. 揽衣步中堂:我披着衣服走出屋子,在院子里徘徊。
  3. 气候变寥栗:天气转冷,寒风刺骨。
  4. 罗幌凄微霜:室内的帘幕上挂满了细微的露水和寒霜。
  5. 崇兰萎素姿:高高的兰花凋零了它那素净的姿态。
  6. 蟋蟀鸣近床:蟋蟀在床前低声鸣叫。
  7. 清曲为谁理:是谁弹奏着清凉的曲子?
  8. 况兹秋夜长:更何况这个秋天的夜晚如此漫长呢?
  9. 单居易为感:白居易因为此事感到伤感。
  10. 不觉涕沾裳:不知不觉眼泪已经打湿了衣裳。

【译文】
在秋夜里无法入眠,我披衣走出中堂院内。
天气寒冷,寒气透骨,室内的帘幕挂满了露珠和霜花。
高高的兰花凋零了它的素净姿态,蟋蟀在床前低声呜叫。
是谁在弹奏出这清凉的曲子?更让我想起了这漫长的秋夜。
白居易因为此事也感到了伤感,不禁泪水沾湿了衣裳。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寂寥。首句“静夜不能寐”,直接点明了诗人因夜晚的静谧而无法入睡;第二句“揽衣步中堂”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起床走到院子里的场景。接下来四句分别描述了室内外的秋夜景象,包括寒气的侵袭、露水的凝结、兰花的凋落和蟋蟀的鸣叫,通过这些细节,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个寂静而又充满哀愁的秋夜氛围。最后两句则转入对自身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因孤独而引起的悲伤情绪。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