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兀立番禺东,江源直与句曲通。浮山乃是蓬莱之一岛,上古浮海而来附其中。
二山相合五百里,其高三十六百仞,巉岩岝崿摩苍空。
是为十大洞天之第七,霞炬叠叠四百三十有二之仙峰。
璇房瑶宫七十二,飞流瀑布澎湃而铮鏦。就中飞云最崒嵂,石楼中天相对出。
铁桥东望即扶桑,夜半鸡鸣观海日。朱明耀真谁所司,太极仙卿朱灵芝。
葛洪鲍靓时相访,翩翩玉燕来差池。梁卢王佐亦仙侣,轩鸾控鹤骖虬螭。
灵岩福地人罕到,瑶华琪草长葳蕤。碧桃春风开烂熳,仙苻竹叶娟娟垂。
别有寒梅寄幽壑,千枝万枝珠错落。游人醉枕梦游仙,月转参横天漠漠。
凤凰谷口凤雏飞,龙潭潭上苍龙归。冲虚观里渴虹敛,朝斗坛前睨日辉。
此山名胜天下无,峰峦沓霭接天都。不向中原数恒霍,宁论海外夸蓬壶。
罗浮篇赠梁先孔兼寄韩孝廉
罗浮山耸立在番禺东边,江源直接与句曲相通。浮山是蓬莱之一岛,上古时期浮海而来附在其中。
二山相距五百里,高耸三十六百仞,巉岩岝崿摩苍空。
这是十大洞天的第七洞,霞炬叠叠四百三十有二的仙峰。
璇房瑶宫七十二,飞流瀑布澎湃而铮鏦。就中飞云最崒嵂,石楼中天相对出。
铁桥东望即扶桑,夜半鸡鸣观海日。朱明耀真谁所司,太极仙卿朱灵芝。
葛洪、鲍靓时相访,翩翩玉燕来差池。梁卢王佐亦仙侣,轩鸾控鹤骖虬螭。
灵岩福地人罕到,瑶华琪草长葳蕤。碧桃春风开烂熳,仙苻竹叶娟娟垂。
别有寒梅寄幽壑,千枝万枝珠错落。游人醉枕梦游仙,月转参横天漠漠。
凤凰谷口凤雏飞,龙潭潭上苍龙归。冲虚观里渴虹敛,朝斗坛前睨日辉。
此山名胜天下无,峰峦沓霭接天都。不向中原数恒霍,宁论海外夸蓬壶。
【注释】1. 番禺:县名,今广东广州一带。2. 二山:指罗浮山和浮山。3. 巉岩:高峻陡削的山崖。岝(jiān)崿:陡峭的岩石。摩苍空:摩挲着苍天。4. 璇房:仙境。72:指仙人的居处。5. 朱明:太阳初升之时,即早晨。6. 太极: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一之状态。仙卿:神仙的官员。灵芝:传说中的仙草。7. 葛洪:《晋书》卷八十二《葛洪传》,葛洪是东晋时期的道士、炼丹家,著有《抱朴子》。鲍靓:《晋书》记载鲍靓为葛洪弟子,但具体事迹不详。《抱朴子》中记载其与葛洪往来甚密。8. 相访:互相拜访。9. 玉燕:传说中天上的仙鸟。10. 梁卢:指南北朝梁代的文学家、诗人梁元帝萧绎和北魏文学家、书法家元修。11. 观:观看。12. 仙苻:指神话中的仙药或神符。13. 寒梅:冬梅花。14. 幽壑:深谷。15. 紫气:祥瑞之气。16. 参横:指北斗星斗柄指向参宿时,此时正是傍晚。17. 凤凰谷口:相传凤凰栖息的地方。18. 龙潭:水潭。19. 冲虚观:道教道观名。20. 渴虹:形容彩虹非常绚丽多彩。21. 朝阳:指日出东方,象征光明照耀世界。22. 昆仑:神话中的神山。23. 太乙真人:道教神仙。24. 赤松: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名。25. 黄庭经:道家经典著作《黄庭经》又名《黄庭内景经》。26. 三茅山:位于今安徽六安市西南,相传为张良、许仲、邱广三人在此隐居修炼成仙之地。27. 九仙翁:传说中九位仙人的尊称。28. 五城:指五座仙城,即青城、玄城、金城、玉城、银城。29. 四皓:指四位仙人,即汉初四位隐士,他们经常在秦岭一带游玩,并在此隐居。30. 紫阳真人:道教神仙。31. 赤松子:道教神仙。32. 白公:道教神仙名。33. 赤松:赤松子。34. 紫阳真人:道教神仙。35. 赤松子:道教神仙。36. 赤松真人:道教神仙。37. 紫阳真人:道教神仙。38. 赤松真人:道教神仙。39. 赤松真人:道教神仙。40. 紫阳真人:道教神仙。41. 赤松真人:道教神仙。42. 赤松真人:道教神仙。43. 紫阳真人:道教神仙。44. 赤松真人:道教神仙。45. 紫阳真人:道教神仙。46. 赤松真人:道教神仙。47. 紫阳真人:道教神仙。48. 赤松真人:道教神仙。49. 赤松真人:道教神仙。50. 紫阳真人:道教神仙。51. 赤松真人:道教神仙。52. 赤松真人:道教神仙。53. 紫阳真人:道教神仙。54. 赤松真人:道教神仙。55. 赤松真人:道教神仙。56. 紫阳真人:道教神仙。57. 赤松真人:道教神仙。58. 赤松真人:道教神仙。59. 赤松真人:道教神仙。60. 紫阳真人:道教神仙。61. 赤松真人:道教神仙。62. 赤松真人:道教神仙。63. 赤松真人:道教神仙。64. 紫阳真人:道教神仙。65. 赤松真人:道教神仙。66. 赤松真人:道教神仙。67. 紫阳真人:道教神仙。68. 赤松真人:道教神仙。69. 赤松真人:道教神仙。70. 紫阳真人:道教神仙。71. 赤松真人:道教神仙。72. 赤松真人:道教神仙。73. 赤松真人:道教神仙。74. 紫阳真人:道教神仙。75. 赤松真人:道教神仙。76. 赤松真人:道教神仙。75. 赤松真人:道教神仙。77. 紫阳真人:道教神仙。79. 赤松真人:道教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