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愁人夜不眠,鸣蛩四壁意萧然。
小窗影落松檐月,虚室寒生竹户烟。
巧伪向人今有腼,文章憎命古无缘。
平生合恨谋生拙,坐遣白头愧少年。
【注释】
秋夜:秋天的夜晚。
愁人:令人忧愁的人或物。
鸣蛩(qióng):蟋蟀,古人常用以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
四壁:四周。
意萧然:心情沮丧。
小窗影落松檐月:指月光从窗户的一角投射进来,落在松树屋檐上。
虚室寒生竹户烟:指寒冷的夜晚在空旷寂静的屋子里,竹制的门缝里透进一缕缕烟雾。
巧伪向人今有腼(mǎn):意为现在的人虚伪狡诈地向别人讨好取巧,羞于面对。
文章憎命:指文人墨客常因命运不好而无法写出好的作品,也用来讽刺那些靠写作谋生的人。
古无缘:古代没有这种遭遇。
平生合恨:平生中一直感到遗憾的事。
谋生拙(jué):生活艰难,谋生不得法。
白头:头发变白,表示年老。
愧少年:感到惭愧,因为自己年轻却不得不早早地承受生活的艰辛。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晚年的作品之一。全诗通过描写秋天夜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和现实生活的感慨。
首句“秋色愁人夜不眠”,描绘了深秋季节,天色渐晚,月亮升上天空,月光洒满了大地。诗人在这样的夜晚中,独自躺在床上,无法入睡,心中充满了忧愁和无奈。这里的“愁人”一词,既指诗人自己的心情,也暗喻着那个时代的人们,都在为生活奔波劳碌,无法摆脱忧愁。
颔联“鸣蛩(qióng)四壁意萧然”,“鸣蛩”即蟋蟀,古人常用来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人坐在房间里,听着蟋蟀的叫声,感受到了四周的寂静和冷清。他抬头望去,只见月光从窗户的一角投射进来,落在松树屋檐上;而屋内却弥漫着一股寒气,仿佛竹子的门缝里透进一缕缕烟雾。这些细节描写,都让诗人更加感受到了秋天夜晚的凄清和孤独。
颈联“巧伪向人今有腼,文章憎命古无缘”,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懑。这里所说的“巧伪向人”指的是那些虚伪狡诈地向别人讨好取巧的人,而“文章憎命”则是说文人墨客常常因为命运不好而无法写出好的作品,也用来讽刺那些靠写作谋生的人。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世态炎凉、人心不古的现象的强烈不满。
尾联“平生合恨谋生拙,坐遣白头愧少年”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他认为自己的人生中一直感到遗憾,就是谋生不得法,因此才会早早地感受到人生的艰辛和痛苦。他感叹自己的年轻却要承受如此沉重的生活压力,感到无比的羞愧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秋季节的夜晚画面,同时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命运和现实生活的感慨。他的言辞虽然平淡,但字字句句都透露出深深的忧思和悲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