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驾南辕日,移家海上峰。
华原非谬谱,显肃是同宗。
世有儒书业,门无酒保佣。
余生敢忘本,书姓必开封。

【注释】

①宋驾南辕:指南宋初年,抗金名将宗泽奉命北伐,但当时朝廷内部奸佞当权,宗泽虽多次上书请求御敌,但都未被采纳,最后在病中忧愤而终。

②移家海上峰:据《晋书·王羲之传》记载,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因不满朝政腐败,曾隐居会稽山阴的东山,后来迁居剡县(今浙江嵊州)的金庭。这里指王羲之。

③华原非谬谱:指《尚书·尧典》所载的舜帝时大禹治水的故事。《尚书·尧典》是儒家经典之一。

④显肃是同宗:指孔子,他是春秋末期鲁国的圣人,孔子提倡仁爱,注重礼乐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⑤世有儒书业:指历代儒士。

⑥酒保佣:指酒肆中的小厮、杂役之类的仆人。

⑦余生敢忘本:意即即使余下的生命,也敢于忘记本源、初心。这里的“本”,指儒家学说。

⑧开封:指北宋时期著名的学者、政治家范仲淹,字希文,河南单父(今山东单县)人,他倡导改革政治,推行新法,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赏析】

此诗首句以南宋初年抗金名将宗泽自比,表达了作者不愿与奸臣同流合污的坚定立场。次句借王羲之隐退后迁居会稽之事,表明自己远离官场的决心。三句指出《尚书·尧典》所载的舜帝时大禹治水故事,并非虚构,强调历史的真实性。四句称赞孔子为春秋末期鲁国的圣人,并强调其对后世的影响。五句指出儒士们世代相传,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贡献。六句以酒肆中小厮、杂役之类仆人为喻,表达了作者鄙视那些只知享乐、不知进取的人。末句表明即使余下的生命,也敢于忘记本源、初心,立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个人前途的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