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祖留遗业,山中有敝庐。
从教妻子累,肯负圣贤书。
太守知贫薄,尚书问起居。
若非守清节,谁暇枉轩车。

注释:

  1. 先祖留遗业:先祖留下了产业。
  2. 山中有敝庐:在山中有一个破旧的住所。
  3. 从教妻子累:妻子和孩子都劳累不堪。
  4. 肯负圣贤书:难道不愿意学习贤人的典籍吗?
  5. 太守知贫薄:太守知道我家贫穷。
  6. 尚书问起居:尚书询问我的日常起居。
  7. 若非守清节:如果不是坚守清廉的气节。
  8. 谁暇枉轩车:谁会有空驾着华丽的车子来拜访呢?
    赏析:
    此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贫病交加的生活和清贫生活态度的诗歌。首句“先祖留遗业”,表达了诗人对家族传统的尊重,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自己贫困生活的无奈和接受。次句“山中有敝庐”,进一步描绘出诗人的生活环境,简陋而简朴。第三句“从教妻子累”,反映了他为了家庭生计不得不操劳,妻子和孩子都劳累不堪。第四句“肯负圣贤书”,表明他不愿意放弃学习的机会,即使是在贫困的情况下。第五句“太守知贫薄”,反映了他对太守的尊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第六句“尚书问起居”,反映了他的日常生活,虽然简朴但依然有规律。最后一句“若非守清节,谁暇枉轩车”,表达了他对清贫生活态度的认可,只有那些坚守清廉气节的人才能忍受这样的生活。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贫病交加的生活和清贫生活态度的理解和接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