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夜雪霜清沴气,三阳玉烛照芳春。
愿闻驯象来林邑,复睹封牛至罽宾。
川后山祗争效职,淮夷海獠悉归臣。
君王垂拱明光殿,圣敬如汤日日新。
【注释】
(1)次韵和石末公:应和石末公的新年送穷诗。岁除:指旧岁的最后一天,即腊月底。穷:旧时迷信说法认为穷神在这一天出没作怪。此句意为送穷。
(2)三阳:指农历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三个月。玉烛:指春神。芳春:美好的春天。
(3)愿闻驯象:愿听驯养大象的话。驯象:指用象来驱赶恶鬼。林邑:古代印度国名。此句意为想听象来驱赶邪气。
(4)复睹封牛:再看到封牛(封豕)来到远方。封牛:一种传说中的猛兽。至:到达。罽宾:古国名,故址在今巴基斯坦境内。此句意为想见封牛到远方来驱赶邪恶。
(5)川后山祗:川后山中的神灵。争效职:争相效力。川后山:指四川一带的山林河泽。竞:争相。
(6)淮夷海獠:泛指南方的淮水流域及沿海地区的人们。悉归臣:全部都归降了朝廷。悉:全部。
(7)垂拱:拱手而坐,比喻无所事事,不亲自处理政事。明光殿:皇宫中正殿的名称。垂拱:皇帝不再亲理政事,只以垂帘听政的形式来行使统治权。此句意为君王不亲自处理政事,只是垂帘听政。
(8)圣敬如汤:圣德如同汤王。圣敬:圣明恭敬。日日新:天天更新。
【赏析】
这是一首应和石门(末)公的新年贺诗,其大意是:新年之际,我愿听驯养大象的话来驱赶走恶灵;还想看被封牛驱赶着远去的恶鬼,希望这些凶猛的野兽能赶到遥远的地方将邪恶赶走。我盼望川后的神灵们能各尽本分,淮水流域及沿海地区的人都归顺朝廷,君王像汤王一样明察秋毫,天天都有新鲜的事情出现。
这首诗是作者在元代大德七年(1303年)除夕之夜所作,与石门(末)公的《岁除送穷》唱和。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国家太平的殷切期盼。全诗意境宏大,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富有音乐美和画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