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雨多泥没车,白日闭门人迹疏。
阶下水衣看上壁,庭前檐溜欲成渠。
闲花自发无劳种,蔓草从生不遣锄。
想见幽栖张仲蔚,蓬蒿如树塞园庐。
【注释】
长夜雨多泥没车,白日闭门人迹疏:长夜里大雨连绵,路上被泥淹没无法通行,白天关闭门户不让人进入。
阶下水衣看上壁,庭前檐溜欲成渠:在台阶上晾着的衣服可以看见上面的水,庭院中的流水即将成为小渠。
闲花自发无劳种,蔓草从生不遣锄:闲适的花儿自己就会开放,无需再播种;蔓延的野草也会生长,无需再铲除。
想见幽栖张仲蔚,蓬蒿如树塞园庐:想象着隐居的生活,就像《楚辞》中的张仲蔚一样,周围的蓬蒿长得像树木一样茂密,遮挡了园中的房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士闲居生活的诗。首二句以风雨交加的景象,渲染出诗人的清贫与寂寥。“阶下水衣看上壁,庭前檐溜欲成渠”两句,是写屋檐滴下的雨水将渗进台阶上的水盆里,积水慢慢漫过台阶,甚至流到了院中。这两句看似平常,却暗含深意,表现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闲逸生活的向往。
三、四两句写屋外的景色,闲适的花儿会自行绽放,不需再为它们播种;蔓延的野草也会自然生长,不需再为它们铲除。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顺应和欣赏之情。
后两句则通过想象张仲蔚的隐居生活来表达诗人对归隐的向往。张仲蔚,西汉末年隐士,曾作《归田赋》以示退隐志趣。诗人以张仲蔚自喻,表达了他渴望回归自然、远离官场喧嚣的愿望。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闲适自在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隐逸文化的推崇和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