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表流云澄夜色,九霄华月动春城。
条风细细吹旗影,香蔼微微引漏声。
河汉虹桥应断绝,沧溟鳌足漫峥嵘。
愁来更听渔阳操,独倚阑干坐到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能力。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表现为“硬绑”词句,答题的时候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诗歌的内容,最后分析诗歌的情感。
【答案】
译文:八方的云彩流荡开来澄净了暮夜,九霄的月亮明亮地照亮了春城。微风吹动着细细的旗影
,漏壶发出的香气轻轻地飘荡。银河桥应被阻断,海中的巨鳌也变得高峻峥嵘。愁绪袭来时更听那渔阳
的鼓乐,独自靠着栏杆坐到天明。
注释:①次韵:依别人的诗词成文;和:应和、唱和。②石末公:即李贺。③澄夜色:指夜幕降临,天色渐
暗。④华月动春城:月光明媚的夜晚照得春天的城市也亮了起来。⑤条风:细风。⑥香蔼:香气浓郁。⑦河
汉:银河。⑧沧溟:大海。⑨鳌足:大龟的四脚,泛指高山。⑩沧溟鳌足漫峥嵘:指山峦起伏,如大
龟四腿一般高大而雄伟。⑪渔阳:今河北蓟县,在幽州之北,为汉时边塞重镇,有鼓角之声。⑫独倚阑干坐到明:
独自靠着栏杆坐到天亮。
赏析:这是一首七绝。诗人以写景开篇,先描写了夜晚的景色,再描写了晨曦中的景色。从“八表流云”到“沧溟鳌足”,
由虚到实,层层展开,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气势雄浑的壮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