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乱干戈日夜寻,可堪灾沴又相侵。
烟霞出地皆成祲,雷电飞时肯作霖。
祝蝪漫劳遵故事,问牛谁复轸忧心。
小虫未寤年光晚,犹抱枯荄学苦吟。
【解析】
此诗为七律,首联写诗人因世乱而日夜忧思;颔联写灾害侵扰,天象失常;颈联写祝蝪、问牛,寓意诗人对时局的忧虑;末联写诗人虽年老,但仍然怀抱忧心苦吟,表现了其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全诗抒发了作者因世乱而忧思难解,又寄希望于祝蝪、问牛等小虫的诗句。
【答案】
①“干戈”,指战争。②“烟霞出地皆成祲”,意思是说天地之间,一片烟雾弥漫。③“祝蝪”指蜘蛛,这里比喻有才德之人。④“问牛”指《诗经·豳风·七月》“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中的“是岁也,……是月也,……是月也,……是月也,……是月也,……”之语。⑤“枯荄”,枯草的根,此处指诗人自己。⑥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和三年(808),当时白居易因得罪宦官而贬为江州司马,心情十分郁闷。他看到自然界的变化,联想到人间的灾祸不断,于是写下了这首诗。首句“世乱干戈日夜寻”开门见山,指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即“世乱”。“干戈”指兵器。“干戈日寻”,“日夜寻”,表明战乱不断。第二句“可堪灾沴又相侵”,“堪”是能够承受的意思,“灾沴”,指自然灾害。“相侵”指灾害相互侵袭。第三句“烟霞出地皆成祲”,以自然景观来比喻社会现象。“烟霞”指雾气和云彩。“皆成祲”,指云雾缭绕,遮蔽天空,使人看不见光明。第四句“雷电飞时肯作霖”,“飞”指闪电。“雨”,指雨水。“霖”,久雨连绵不停。“肯作霖”,即不肯降雨。第五句“祝蝪漫劳遵故事”中的“蝪”指蜘蛛,这里比喻有才德之人。“问牛”指《诗经·豳风·七月》“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中的“是月也”之语。第六句“问牛谁复轸忧心”。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那些有才德的人啊!你们还为百姓操劳,为国担忧吗?第七句“小虫未寤年光晚”,意谓这些小动物尚且不明白世事,而我年事已高,怎能不为国分忧呢?第八句“犹抱枯荄学苦吟”,意思是说:虽然我已经到了暮年,但还抱着枯槁的草根,苦苦地吟咏着,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界的现象来比喻国家政治形势的险恶。首联直陈天下大乱的原因;颔联用拟人手法写烟霞被云遮住的景象,比喻国家政局动荡不安;颈联借祝蝪与问牛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深深的忧虑之情;尾联则以自喻的形式,表达了诗人虽然已经年老,但仍为国家的前途担忧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