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前山夜寂寥,江城鼓角殷寒宵。
鱼龙水落沧溟静,鸿雁声来紫塞遥。
风物自应随律转,霜髯争得见春消。
青釭冷暗愁眠怯,楼外频移北斗杓。
【注释】
月上前山:指月亮出现在前面的山上。前山,即东山,在今江苏丹阳附近,是南朝诗人谢朓的家乡。
沧溟静:沧海波静。沧溟,海。
紫塞遥:边塞遥远。紫塞,边塞用紫色装饰的门楼,这里指北方边塞。
风物:自然景物。律:乐律。转:变化。
霜髯:霜白的须发。争得:怎能得到。春消:春天到来。
青釭:青铜灯具。冷暗:灯光昏暗不明。愁眠怯:因夜深而失眠。
北斗杓:北斗星。古代以斗柄指向子、午为正北方向,北斗杓则指向子位,所以称斗柄。
【赏析】
此诗是写景抒情之作,描写了作者深夜观月的情景和对时局的看法。首联写诗人登上东山观月,月光照亮了前山,而江城的鼓角声却响彻寒冷的夜空之中,这两句诗通过“月上前山”“江城鼓角”两处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夜不能寐时的心境与感受。颔联写鱼龙入水使沧海波静,鸿雁南飞带来春意,这两句通过对鱼龙、鸿雁、沧溟、紫塞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兴亡的关注以及对时局的看法。颈联写风物随律变,霜髯见春消,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对时局变化的忧虑。尾联写夜晚观月时心情沉重,无法入睡,只好移开北斗星来减轻内心的焦虑。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