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将短发逢摇落,漫把残灯照寂寥。
两地身心悲夜鹊,五更钟鼓梦春潮。
惊寒柏叶垂垂静,向日霜华泫泫消。
怅望烟尘满长路,紫芝空长故山苗。

【注释】

1.漫成:即兴之作。

2.愁将短发逢摇落:指秋天,因秋风萧瑟,故发须稀疏。摇落,落叶。

3.漫把残灯照寂寥:指夜晚,因残灯昏暗,故感到寂寞。

4.两地身心悲夜鹊:两地相思,心如夜鹊。

5.五更钟鼓梦春潮:五更时分,梦到春天的潮水涨起。

6.惊寒柏叶垂垂静:形容冬天的景象,柏树叶子在寒风中摇曳。

7.向日霜华泫泫消:形容夏天的景象,太阳下山时,露水晶莹,闪烁着光芒。

8.怅望烟尘满长路:形容战争或战乱时期,道路被烟尘遮蔽。

9.紫芝空长故山苗:比喻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无法实现,就像山上的紫芝一样,只能长出一些杂草。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离别、相思、战争等主题的诗。全诗以“漫成”为题,意在表达诗人在面对生活的变迁和情感的波动时的心境。

首联“愁将短发逢摇落,漫把残灯照寂寥”,表达了诗人在秋末冬初的时节,看到自己稀疏的头发和孤独的心境。这里的“愁”字,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无奈,也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无常。而“漫把残灯照寂寥”则描绘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依然保持清醒和思考的状态,即使身处孤寂之中,也不忘反思和寻找生活的意义。

颔联“两地身心悲夜鹊,五更钟鼓梦春潮”,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于别离和思念的深刻体会。这里的“两地身心”既是指身居两地的分离之苦,也是指心灵上的煎熬。诗人通过比喻,将这种痛苦比作夜鹊的悲鸣,将梦境中的春潮比作希望和期待的象征。这种对比手法,既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又体现了他对未来的渴望和坚持。

颈联“惊寒柏叶垂垂静,向日霜华泫泫消”,则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同时也寓含着诗人的情感变化。诗人通过观察寒风中摇曳的柏叶和阳光下消散的霜华,表达了自己在寒冷和孤独中仍然坚强生存的信念。这里的“惊寒”和“向日”两个词语,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感和关注,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变化和成长。

尾联“怅望烟尘满长路,紫芝空长故山苗”,则是诗人对现实生活和理想的反思。这里的“烟尘满长路”象征着战争和社会动荡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和困扰;而“紫芝空长故山苗”则意味着虽然自己有远大的理想和追求,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理想始终无法实现。这既是对现实的批判,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它既有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活动,又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性,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