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晏先生一草庐,万竿修竹五事书。
日高无客来惊梦,自谓公侯总不如。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隐逸之士的诗。诗中描写了皇甫秀才在苕溪的幽居生活,并表达了他对于隐居生活的热爱。

首句“玄晏先生一草庐”,描绘了皇甫秀才的住所——一个简陋而朴素的草庐。这里的“简”字,既表示住所的简单,也象征着皇甫秀才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第二句“万竿修竹五事书”,则进一步描绘了皇甫秀才的生活环境。他居住在万竿修竹环绕之中,每天忙于研究学问,过着清贫而充实的生活。这里的“五事书”,可能指的是《五经》,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等儒家经典。皇甫秀才通过研读这些经典,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智慧水平。

第三句“日高无客来惊梦”,则是对皇甫秀才日常生活的一个写照。当太阳高升时,他没有客人来访,可以安心地入睡。这里体现了皇甫秀才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选择这样宁静的生活方式,也不愿为世俗名利所累。

最后一句“自谓公侯总不如”,则是皇甫秀才对自己隐居生活的评价。他认为,即使是高贵的公侯,也比不上他在草庐中的清闲自在。这里的“公侯”,是古代对高级官员的称呼。皇甫秀才认为,虽然身居高位可能会带来荣誉和财富,但这些都是外在的东西,而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因此,他宁愿选择这样的隐逸生活,也不愿意为了名利而失去自我。这首诗通过描绘皇甫秀才的隐居生活,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对于名利看得很淡的人生态度。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隐逸文化的认同和推崇,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