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西风散白蘋,冥冥落日起黄尘。
青娥不分秋容寂,故染枫林似老人。
诗中描绘了秋日清晨,作者登山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刻感慨。这首诗的译文是:
诗歌原文:
袅袅西风散白苹,冥冥落日起黄尘。青娥不分秋容寂,故染枫林似老人。逐句释义:
- 袅袅西风散白苹:西风吹拂着岸边白色的浮萍,使其四处飘散。
- 冥冥落日起黄尘:太阳缓缓落下,天际泛起黄色尘埃。
- 青娥不分秋容寂:美丽的少女(青娥)不分昼夜地欣赏着秋色。
- 故染枫林似老人:秋天的枫树林仿佛被染成了老人的肤色。
- 诗意赏析:
- 诗的首联“袅袅西风散白苹,冥冥落日起黄尘”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萧瑟的秋晨景象。西风轻轻吹拂,吹散了岸边的白萍,预示着一天的开始;而远处初升的太阳则在薄雾中露出黄灿灿的光辉,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
- 颔联“青娥不分秋容寂,故染枫林似老人”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色和青春易逝的哲理性思考。这里的“青娥”指的是年轻美丽的女子,她似乎完全陶醉于秋日的美景中,无法自拔。同时,诗句也隐喻了时间的无情,就像这枫林一样,随着季节的更迭,曾经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最终也会变得苍老与沉寂。
《钟山作十二首》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篇,更是一首蕴含深远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流转的深深感慨。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刘基卓越的艺术才华,也体现了他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见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解读,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