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萍不依山,女萝不移根。
草木非有心,天道更何言。
如何三春子,磬折随凉温。
朝乘晋主车,暮集韩魏门。
巧笑发容辉,驰骋矜愚昏。
谁见陶彭泽,叶麻满田园。

下面是对《感怀三十一首》逐句的详细释义和解析:

  1. 浮萍不依山:浮萍虽然漂浮在水面上,但它并不依附于高山。这象征着某些人虽身处高位,但并不真正地拥有或认同那些地位。

  2. 女萝不移根:女萝植物不会随着树木的移动而改变根部的位置。它象征着忠诚和坚定,即使环境如何变化,也不会改变其本质。

  3. 草木非有心:自然界中的植物和树木生长并非出于有意为之,而是顺应自然规律。这反映了一种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不被外界因素所左右。

  4. 天道更何言:自然的规律和法则是恒定不变的,无法通过言语来改变或解释。这强调了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5. 如何三春子:如何度过春天的岁月是一个哲学问题。这可能暗示了人生短暂,应当珍惜时间,过好每一天。

  6. 磬折随凉温:磬是一种古代乐器,磬折意味着乐器因受寒而变得脆弱。这可能比喻人在逆境中的脆弱,需要适应环境和条件。

  7. 朝乘晋主车:早晨乘坐着晋王的车马出行,象征着权势和地位。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权力的追求。

  8. 暮集韩魏门:傍晚时分聚集在韩魏之门,可能意味着社交、宴会等社交活动。这也反映了当时的人际交往和文化氛围。

  9. 巧笑发容辉:女性的笑容灿烂,面容光彩照人。这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美颜文化。

  10. 驰骋矜愚昏:骑马奔跑时表现出矜持和愚蠢的样子。这可能暗示了某些情况下人们可能会因为过度自信而陷入不利的境地。

  11. 谁见陶彭泽:谁能看到陶渊明那样的人。陶渊明以其高洁的人品和隐逸的生活方式受到后世推崇。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人物行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哲理、自然规律和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中既有对自然和谐、顺应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和思考,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