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蓬莱山,渺渺大瀛水。
神仙有窟宅,亦在玄黄里。
大壑多惊风,不辨龙与鲤。
吹沙乘波出,汹若鲸鲵起。
阳侯贯深渊,海若汩泥滓。
马衔恣馋食,罔象潜谲诡。
谁能报王母,弱水不可履。
羲和近虞渊,日暮空已矣。
感怀三十一首
刘基咏幽寂与壮志
《感怀三十一首》是明代诗人刘基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孤独而凄凉的景象,通过“驱车出门去,四顾不见人”和“回风卷落叶,飒飒带沙尘”等句,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峨峨蓬莱山:描绘了蓬莱山上的高峻与雄伟。蓬莱山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被视为仙山,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
渺渺大瀛水:描述了大瀛水的浩瀚无垠,瀛水通常指的是大海。这里的描写不仅扩展了视觉上的宽广,也象征着心灵的深邃与广阔。
神仙有窟宅:表达了对神仙居所的向往和想象。神仙窟宅通常代表着超然物外的避世之所,反映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憧憬。
亦在玄黄里:玄黄可能指代宇宙或天地,意味着神仙的居所虽然隐秘,但仍然被纳入了宇宙之中。
大壑多惊风:描述了大壑(深渊)中常有令人心惊的狂风,象征着深藏不露的风险和未知的挑战。
不辨龙与鲤:表达了龙与鲤鱼之间难以分辨的情景,暗喻现实中的真伪难辨,或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吹沙乘波出:形象地描绘了沙子随着波浪的流动而飘散的情景。这可以比喻生活中的无常和变幻。
汹若鲸鲵起:鲸鲵在水中掀起的波澜如同汹涌的海浪,暗示着力量和冲击。
阳侯贯深渊:阳侯可能是古代神话中的某种生物或神灵,它在深渊中穿行,象征着探索和冒险。
海若汩泥滓:海若是水中的神灵,它搅动泥滓,暗示着自然界的力量和混乱。
马衔恣馋食:马儿自由自在地享受美食,形容放纵或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罔象潜谲诡:罔象是一种古代传说中的怪兽,这里用来形容狡诈或多变的行为。
谁能报王母:王母是道教中的仙女之一,这里表达了向王母寻求帮助的愿望,反映了对超凡力量的依赖。
弱水不可履:弱水是传说中只可渡过而不能行走的水,常用来比喻难以逾越的障碍或困境。
羲和近虞渊:羲和是古代太阳神的使者,虞渊是神话中太阳落山的地方。这句诗表达了日暮时分的哀愁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日暮空已矣:日暮时分,一切都显得如此寂静和空旷,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通过对《感怀三十一首》的逐句解读,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和意境,还能够感受到诗人刘基所展现出的独特视角和深邃的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次对人生、情感和哲学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