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持六经,翩翩西入秦。
衣冠独异状,谈舌空轮囷。
献纳竟何补,焚坑祸谁因。
昂昂采芝士,矫矫蹈海人。
龙骧九渊外,岂复叹获麟。

【诗句释义】

感怀三十一首:客有持六经,翩翩西入秦。衣冠独异状,谈舌空轮囷。献纳竟何补,焚坑祸谁因。昂昂采芝士,矫矫蹈海人。龙骧九渊外,岂复叹获麟。

注释:

  1. 客有持六经:客人拿着六经(指儒家的经典)。
  2. 翩翩西入秦:形容客人的举止潇洒、从容。
  3. 衣冠独异状:形容客人穿着与众不同,与众不同的姿态。
  4. 谈舌空轮囷:形容客人的口才非常出色,言辞流畅。
  5. 献纳竟何补:指献言进策最终无法实现或得到回报。
  6. 焚坑祸谁因:比喻因为某些原因而遭受不幸或灾难。
  7. 昂昂采芝士:形容采摘奶酪的动作。
  8. 矫矫蹈海人:形容勇敢地面对困难或挑战的人。
  9. 龙骧九渊外:形容气势恢宏,超越九渊之外。
  10. 岂复叹获麟:意为再也不用感叹麒麟的出现了。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感怀三十一首》的其中一首。诗中描绘了一个客人携带着六经(儒家经典)西行至秦国的场景,通过客人的不同形象和行为,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感慨和思考。

“客有持六经,翩翩西入秦。”开篇就点明了客人的身份和目的地——携带着儒家经典的西行者。这里的“翩翩”形容客人的优雅和从容,而“西入秦”则表明了他的目的地是秦国。这里的“秦”并非实指,而是寓意着一个特定的政治或文化环境。

“衣冠独异状,谈舌空轮囷。”描述了客人的与众不同。他身着不同于常人的装束,谈吐流畅自如,仿佛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这里的“谈舌空轮囷”形容了客人的口才非常好,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献纳竟何补,焚坑祸谁因。”表达了诗人对于献言进策无法实现或得到回报的无奈。这里的“献纳”指的是献上自己的建议或意见,而“焚坑祸谁因”则暗示了由于某些原因而导致的不幸或灾难。这种反思反映了诗人对于时事的担忧和不满。

“昂昂采芝士,矫矫蹈海人。”描绘了采摘奶酪和勇敢面对困难的意象。这里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采摘奶酪的动作赋予生命力,展现了一种勤劳和坚韧的精神;而“矫矫蹈海人”则是形容那些勇敢面对困难的人。

“龙骧九渊外,岂复叹获麟。”以龙骧九渊外的气势来比喻自己超越困境的能力,表示再也不用感叹麒麟的出现。这里的“龙骧九渊外”形容了一种超越常态的力量或状态,而“岂复叹获麟”则意味着不再为过去的美好事物感到惋惜或遗憾。

整首诗通过描绘客人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感慨和思考。它既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遭遇,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