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弓拨其弦,平地跃虎狼。
腥风扇九泽,浊雾干太阳。
琐琐蚊与虻,亦沸如蜩螗。
帝阍隔蓬莱,弱水不可航。
蝼蚁有微忱,抑塞无由扬。
遥遥草茅臣,怒切忠愤肠。
披衣款军门,披腹陈否臧。
曰走居海隅,诗书传世芳。
感荷帝王恩,禄食厕朝行。
走身非己躯,安得缄其肮。
走有目击事,敢布之庙堂。
永嘉浙名郡,有州曰平阳。
面海负山林,实维瓯闽彊。
闽寇不到瓯,倚兹为保障。
官司职防虞,当念怀善良。
用民作手足,爱抚勿害伤。
所以获众心,即此是仞墙。
柰何纵毒淫,反肆其贪攘。
破廪取菽粟,夷垣劫牛羊。
朝出系空橐,暮归荷丰囊。
丁男跳上山,妻女不得将。
稍或违所求,便以贼见戕。
负屈无处诉,哀号动穹苍。
斩木为戈矛,染红作巾裳。
鸣锣撼岩谷,聚众守村乡。
官司大惊怕,弃鼓撇旗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表达了对周宗道的敬仰和对其遭遇的同情。下面是逐句释义以及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

天弓拨其弦,平地跃虎狼。(”天弓”指天子之弓,象征着帝王的权威;”拨其弦”比喻天子发号施令如同拨动弓箭一般迅速有力。)

腥风扇九泽,浊雾干太阳。(”腥风”形容战乱的气息,弥漫在各个角落;”浊雾”指浓重的雾霾,遮蔽了太阳的光芒。)

琐琐蚊与虻,亦沸如蜩螗。(”琐琐”形容蚂蚁等小昆虫众多而杂乱;”蜩螗”是古代一种蝉,此处借代小生物在战争中的惊慌失措。)

帝阍隔蓬莱,弱水不可航。(”帝阍”指皇宫的大门,象征权力的阻隔;”弱水”是传说中的一种无源之水,无法渡过,比喻难以逾越的困难或障碍。)

蝼蚁有微忱,抑塞无由扬。(蝼蚁虽小,也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但被压制,无法实现。)

遥遥草茅臣,怒切忠愤肠。(”草茅臣”指平民百姓,他们心怀愤怒,忠诚于国家。)

披衣款军门,披腹陈否臧。(”披衣”形容士兵出征时的庄重,”披腹”指士兵们敞开胸怀陈述事情的好坏。)

曰走居海隅,诗书传世芳。(”曰走”指周宗道,他身处海外,却能以诗书传世,成为佳话。)

感荷帝王恩,禄食厕朝行。(”感荷”意为感激皇恩浩荡,”禄食”指俸禄、食物,表示生活无忧。)

走身非己躯,安得缄其肮。(”走身”指周宗道,”缄其肮”意为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

走有目击事,敢布之庙堂。(”走有目击事”指周宗道亲身经历的事件,”敢布之庙堂”意为愿意将这些事件公之于众。)

永嘉浙名郡,有州曰平阳。(”永嘉”是浙江的一个县,”平阳”则是这个地区的一个州名。)

面海负山林,实维瓯闽彊。(”面海”意味着背靠大海,”负山林”则表明地形险峻。)

闽寇不到瓯,倚兹为保障。(”闽寇”指的是来自福建的强盗,”瓯”是福建古称,这里用来形容温州一带。)

官司职防虞,当念怀善良。(”官司”指地方官府,”防虞”意为防备敌人。)

用民作手足,爱抚勿害伤。(”用民作手足”意指将民众当作自己的一部分,要爱护他们。)

所以获众心,即此是仞墙。(”仞墙”是高耸的城墙,这里比喻官府的威严和民众的支持。)

柰何纵毒淫,反肆其贪攘。(”柰何”意为为何,”纵毒淫”指放纵邪恶,”反肆其贪攘”则是指贪婪无度。)

破廪取菽粟,夷垣劫牛羊。(”破廪”指打开粮仓,”取菽粟”意为夺取粮食和豆子,”夷垣劫牛羊”则是破坏围墙,抢劫牲畜。)

朝出系空橐,暮归荷丰囊。(”系空橐”意为带着空空的布袋出门,”荷丰囊”则是带着满满的袋子回家。)

丁男跳上山,妻女不得将。(”丁男”指成年男子,”妻子女”指年轻女子,他们因为战乱被迫离家。)

稍或违所求,便以贼见戕。(”稍或”意为有时,”违所求”即违反所期待的,”贼见戕”则是被敌人杀害。)

负屈无处诉,哀号动穹苍。(”负屈”指背负冤屈无处申诉,”哀号动穹苍”则是悲伤的呼号声触动了天空。)

斩木为戈矛,染红作巾裳。(”斩木为戈矛”意为砍木头制作武器,”染红作巾裳”则是指将布料染色做成头巾和衣裳。)

鸣锣撼岩谷,聚众守村乡。(”鸣锣撼岩谷”意为敲打锣鼓声势浩大,”聚众守村乡”则是聚集众人守卫村庄。)

弃鼓撇旗鎗。(”官司”是指地方官吏,”弃鼓撇旗鎗”意为面对战乱感到害怕,放弃了手中的武器和旗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