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以直而伐,桂以芳而攻。
眷此屈曲形,拥肿又空中。
身为蝼蚁家,根作蛴螬宫。
蠹皮化土壤,朽腐不可烘。
轮囷盘石间,几岁经霜风。
明堂搆群材,梯梁匝谾豅。
斧斤独不到,凋落还芃芃。
知兵膑孙子,善射歼有穷。
胥种伏短剑,韩彭叹良弓。
岂如蚩蚩氓,负薪翳蒿蓬。
饥食渴则饮,不识王与公。
白发死枕席,无事伤其躬。
赠诗持画还,去寻黄绮翁。
这首诗的标题是“题枯木图”,通过对枯木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的第一句“松以直而伐,桂以芳而攻。”描述了两种植物——松树和桂花,分别因其直挺和香气而被人们所喜爱并受到攻击。这里的“伐”和“攻”都表示了破坏的意思,暗示了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地被破坏与毁灭。
第二句“眷此屈曲形,拥肿又空中。”描绘了枯木扭曲的形状,以及它被抛弃在空旷的地方的情景。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脆弱。
第三句“身为蝼蚁家,根作蛴螬宫。”进一步描绘了枯木被当作蚂蚁和虫蚁的居所,以及其根被当作地下的隧道或洞穴。这象征着生命的渺小和被忽视。
诗的第四至六句“蠹皮化土壤,朽腐不可烘。轮囷盘石间,几岁经霜风。”继续描述了枯木的腐朽过程,从它的表面到根部,都被土壤覆盖,甚至经历了霜风的侵袭,但仍然坚挺不倒。这里展现了生命虽然短暂,但却坚韧不屈的精神。
第七句“明堂搆群材,梯梁匝谾豅。”则转向了建筑领域,描述了一个宏伟的建筑群落。然而,诗中的“梯梁”暗指了这些建筑物都是用腐朽的材料建成的,与前文的生命力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八句“斧斤独不到,凋落还芃芃。”表达了尽管有斧头的砍伐,但枯木仍然保持生机,不会凋零。这里的“还芃芃”可能是指枯木依然繁茂的样子。
第九句“知兵膑孙子,善射歼有穷。”引用了古代战争中的策略,孙子曾说过:“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这里的“知兵”和“善射”都暗示了对战争策略和射击技巧的高超运用,但最终却无法改变事物的消亡。
第十至十四句“胥种伏短剑,韩彭叹良弓。岂如蚩蚩氓,负薪翳蒿蓬。”进一步描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混乱。这里提到了两个历史人物:韩信和彭越,他们曾经拥有优秀的弓箭和武器,但在战争中失败,最终感叹自己的无力。而普通百姓则过着简朴的生活,背负柴火走在田间小路上。
最后两句“饥食渴则饮,不识王与公。白发死枕席,无事伤其躬。赠诗持画还,去寻黄绮翁。”总结了全文的主题,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和人生短暂的深刻认识。诗中的“赠诗持画还”可能意味着作者想要将这份感悟传递给他人,而“去寻黄绮翁”可能是一个比喻,表达作者希望找到一位能够理解这种人生态度的人或隐士。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枯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对枯木的细致观察,将其比作人生中的种种经历,无论是被赞美还是被摧毁,都反映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诗中也通过对战争、死亡等主题的提及,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悲哀。然而,尽管面临种种困境,诗人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而是选择了一种超脱的态度,去寻找一个能够理解他的人生态度的理想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