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离莫悲歌,悲歌惨于哭。思乡莫望远,望远伤心目。
九疑迢迢隔湘川,空山落日啼杜鹃。梧桐摧折凤凰去,蛟蜃出没波滔天。
令我四顾心茫然,泪如悬崖泻流泉。樊桐有路到玄圃,何当飞堕王母前。

诗句原文:

念离莫悲歌,悲歌惨于哭。
思乡莫望远,望远伤心目。
九疑迢迢隔湘川,空山落日啼杜鹃。
梧桐摧折凤凰去,蛟蜃出没波滔天。
令我四顾心茫然,泪如悬崖泻流泉。
樊桐有路到玄圃,何当飞堕王母前。

翻译与注释: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的乐府作品。诗中表达了对离别之痛和对故乡的渴望。首句“念离莫悲歌”直接点题,说明作者因离别而悲伤,悲歌的情感比哭泣更为强烈。次句“思乡莫望远”则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绪,因为思念家乡却不得见,只能遥望远方。

诗人用“九疑迢迢隔湘川”,以地理距离来描绘心中的哀愁,仿佛九疑山高耸入云端,与湘江隔着遥远的川流,表达内心的孤独和远离亲人的痛苦。接着,诗人通过“空山落日啼杜鹃”描绘了一幅寂静的山水画面,杜鹃鸟的啼叫声在空旷的山谷中回响,增添了一份凄凉之感。

第三、四句“梧桐摧折凤凰去”,“蛟蜃出没波滔天”则是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故国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忧虑。梧桐树象征着高大的凤凰,一旦被折断,就再也无法飞翔;海市蜃楼的出现,暗示着国家的不稳定和未来的不确定。这两句诗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不安。

最后一联,“令我四顾心茫然”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时的迷茫和无助感;“樊桐有路到玄圃”,尽管知道有回到故乡的路,但路途遥远,令人心旷神怡。最后一句“何当飞堕王母前”则表达了一种期待和憧憬,希望有一天能够像传说中的仙女一样飞到王母娘娘面前,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赏析:

此诗以悲情为基调,表现了作者对离别之痛和故乡之思的深切感受。首联“念离莫悲歌,悲歌惨于哭”直抒胸臆,将离别之情与悲歌相比,凸显了情感的强烈与深沉。颔联“思乡莫望远,望远伤心目”则通过对比“思念家乡”与“遥望远方”,加深了对内心痛苦的描绘。颈联“九疑迢迢隔湘川,空山落日啼杜鹃”通过具体的地理环境与自然景象,衬托出作者心中无尽的孤独与哀愁。

尾联“令我四顾心茫然,泪如悬崖泻流泉”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不仅展现了其内心的迷茫与无助,还通过“泪如悬崖泻流泉”的形象比喻,传达了诗人无法抑制的悲伤情感。而尾联“樊桐有路到玄圃,何当飞堕王母前”则寄寓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虽然知道回家的道路,但仍然怀抱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展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何当行》是一首充满悲情色彩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情感抒发,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之痛、对故乡之思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无限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